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综合行情 » 正文

棉企苦度伤痛期 行业加速洗牌进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5   浏览次数:504

  棉花在经历了2011年的“过山车”行情后,市场就未曾有过长久的平静。一直以来,国内剧烈波动的棉价使棉企深受其害,棉纺织业景气度明显下降,棉企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行业低迷受三因素叠加影响

  纺织产能全面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使企业倍感压力。“整体来看,行业维持低迷状况主要受三因素叠加影响。”德州市棉花协会秘书长马俊凯表示,一方面,前年棉花价格太高,偏离了正常价位,去年价格理性回归,目前市场疲弱是前期高价运行的后果。另一方面,正值全球经济不景气之时,棉纺织品需求下降,棉花内外价差持续扩大,中国纺织品出口大幅下滑。此外,国内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低迷。

  市场稀缺高品级棉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部部长鲁西平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像这样维持一年多低迷的状况,往年还没听说过,近30年来也没出现过” 。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棉花行业也只是短暂不景气,而且仅在价格上有所下降,销售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目前棉花销售和价格双双下滑的状况,让这位进入纺织行业30年的业内人士都感到诧异。

  “目前,市场上棉花品级问题严重,内地几乎找不来太好的棉花。”鲁西平表示,高品级棉稀缺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近些年来,棉花品质一年不如一年,尽管去年新疆棉花丰收,但由于机采技术的应用,加之特殊地区其种植水平和技术水平受限,导致新疆棉高品级率下滑,市场上高品级棉严重缺失。

  鲁西平给期货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新疆棉产量350万吨,国家收储四级以上新疆棉171万吨,那么市场上流通的新疆棉为180万吨。从去年新花下来到现在,内地一些没有棉花的棉纺企业平均按每月15万吨的消费量计算,8个月至少需要120万吨,而新疆当地纺织企业年使用量大概为60万吨,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高品级棉所剩无几。

  行业加速洗牌进程

  “从整个行业现状来看,大多企业都在盈亏边缘苦苦挣扎。”北恒鑫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说,国家实施收储政策后,企业的利润被压缩。因为国储政策主要是保棉农,棉企的利润非常有限,仅留下加工费用的空间。时下,存棉企业银行利息不断增加,按目前价格出售,每吨棉花大约亏损2000元。随着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的下跌,内外棉价差维持高位,地产棉竞争力偏弱,销售冷清,下游消费疲软,企业利润微乎其微。不可否认的是,“行业的混乱必将会加快行业洗牌的步伐”,王建直言。

  “尽管棉企基本上处在微亏状态,但为了保住人员,多数企业降低开工率坚持生产。他们担心,一旦停产,复工后的劳动力需求将更加艰难。”马俊凯补充说,通过技术改造走高端路线是行业突出重围唯一的出路。只有敢于走高附加值道路,企业才能在大洗牌的浪潮中成为幸运者。(期货日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