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棉市掀起一波降价风潮。山东某大型纺企先后五次下调皮棉到厂价,目前3128级皮棉价格跌至13000元/吨,较上周五(11月21日)下跌400元/吨,内地纺企随之相继降价。新疆站台提货价目前在14200-14400元/吨,运至山东、河北的成本价在14700-149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00元/吨,新疆轧花厂、棉商反映成交冷清。期货市场方面,近期郑棉CF1501合约、CF1505合约均在13000元/吨下方运行,ICE期棉在60美分/磅下方波动,市场悲观氛围较浓。
本年度,国内棉花着实坐了一次“过山车”,棉花行情如此大起大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笔者认为,近期棉价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供应增加。11月中旬以来,新疆手摘棉、机采棉集中上市。据了解,截至25日新疆地区棉花加工已完成263余万吨,入库239.9万吨,已接近总产量的66%(总产以400万吨计算)。如果加上200型企业、非“目标价格试点改革”企业、纺企加工厂生产的棉花,预计新疆棉花至少已加工完成300万吨。
2、产量和消费量不平衡。三年收储时期,加工的棉花绝大部分进入国储库,库存压力在国家。如今若按600万吨的产量,60万吨的月消费量来计算,12月底后将有600-60╳3=420万吨变成社会库存,等待2015年1-9月消费。那么这420万吨将由纺企、棉企、棉商共同来分担。我们知道,近些年纺企由于资金及经营情况方面的压力,多数坚持随用随买,所以,大部分库存压力还是轧花厂及棉商那里。尤其是进入11月中下旬,棉花加工量明显高于销售量,轧花厂眼瞅着库存持续增长,难免不惆怅。
3、棉花质量不尽人意。有一个事实必须说清楚。那就是下游企业对新疆机采棉、对内地棉花的抵触心理。本年度,棉价下跌始于11月上旬,而此时正是新疆机采棉、内地棉花大量上市的高峰期。为何?纺企认为,机采棉纤维偏短(多在27毫米,26毫米的占20%以上)、马值偏低(C2占30%左右),不利于纺纱。而内地棉混等混级及三丝问题严重,尤其今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在棉花生长期天气状况不佳,造成棉花颜色、纤维长度、马值等指标不达标。
笔者认为,11月底至2015年1月上旬国内棉价的主流方向是下跌,不过跌幅不会太大。其原因,一是产量被高估。随着收购加工的推进,新疆棉花产量逐渐浮出水面,业内大多认为今年新疆棉450万吨的产量或被严重高估了,预计在400万吨一线。而今年内地产量下滑30%左右已无悬念。这样算下来,2014/15年度,中国棉花总产应该在600万吨左右。至于国储库存,预计在(中大布料zd84.com中大布市_中大布匹)布料批发中的布料 纺企“无米下锅”之前,国家不会轻易抛出。二是“好棉”难求。据新疆企业反映,近期新疆手摘棉销售仍比较顺畅,价格相对平稳。而且大多数轧花厂的高品质手摘棉已被内地企业订购一空。截至26日,新疆长绒棉站台137级价格仍在26500元/吨一线,价格坚挺且成交顺畅。另外,近期港口美棉、澳棉畅销,贸易商多数断货,12月25日之前的几个船期也已被提前预订。三是企业挺价。国内一些大型棉商、轧花厂表示将坚持棉花报价不变,坚持目标价格,给市场带来些许支撑。
目前的棉花市场可谓风云变幻,笔者建议各主体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人云亦云,看“大势”而行,这才是守城创业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