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综合行情 » 正文

中国棉花进口骤减 棉市进入反弹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5   浏览次数:871
生意社08月05日讯

 

截至7月30日,ICE美棉跌幅达到24%(最高点-最低点),郑棉跌幅15.3%。盘面去看,内外棉花期价均已回到2010年行情前价位,笔者认为下跌动能暂缓,做空风险加大,技术面存在超跌,如果ICE美棉12月跌至60美分,大胆买入并持有。国内棉市在形势未明朗前,可以考虑价差对冲,比如买1411抛1501,目前价差710。如果时间充裕,价差在10月份之前有回调至600下方,建议继续考虑。而单边可轻仓尝试做反弹。

 

中国棉花进口骤减,美棉出口受阻

 

众所周知,中国是美棉进口第一大国,近两年来,国内棉花行情急剧下滑,纺织企业用棉量减少,不少企业转型以进口棉纱代替部分棉花加工。据USDA供需数据显示,14/15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74.2万吨,较13/14年度进口减少119.7万吨,也是近五个年度以来进口最少的年份。受此影响,美棉出口量降为222.1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美棉的出口减少量小于中国进口量,主要原因在于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增多。

 

国内企业开工率下降,库存偏低

 

同样的,13/14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也是近五年以来最低值751.2万吨,同比减少32万吨。14/15年度小幅向上修正至794.7万吨。中国棉花库存消费比下调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初步判定,13/14年度会是近年来最糟糕的年份,包括价格、企业经营状况、市场行情。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开工率普遍维持在90%~100%之间,10万锭以下企业开工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订单不足。而开工率相对高的企业是为了防止人员流失。所以,截至2014年6月,国内棉花工商业库存总量仅有113.31万吨,同比减少50%,其中棉花商业库存为60万吨,工业库存为53.31万吨,分别同比减少56.5%、42.8%。这一点恰好说明,当前国内棉花贸易商的处境也很尴尬。但库存低的现状为后市纺织企业补充库存奠定基础。中期来看利多棉市。

 

国储投放于8月底结束,国内供应压力缓解

 

上述分析得知,13/14年度是国内供应最为过剩的一年,库存消费比也达到了175%。原因主要是国储的投放与需求的萎靡之间的矛盾。截至7月29日,储备棉累计成交总量为229.5万吨,成交比例为22.31%。30日,中国棉花协会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告知,国家储备棉将于8月底停止投放,为新棉收购、销售腾出空间。结合美棉可供出口不多,所以,9月份之后的棉花供需矛盾不会进一步激化,反而会有所缓解,而新棉的大量上市要在10月份之后,因此,国内棉市将迎来一波反弹。加上8月份又是天气炒作月,故再做空不适合。

 

总结

 

美棉的大跌释放了做空动能,进一步下跌可能性减小。内外棉花价差已经回到3000点上方,恰好处于均值附近。故未来内外棉花博弈加剧,短期建议内外都不做空。关注供需矛盾缓解后的反弹机会,价差方面可以考虑买近抛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