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面料行情 » 正文

纺企惨淡经营内外棉高价差是本因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6   浏览次数:503

近两三年,国内纺企从扩大产能到压锭限产,从风风火火到惨淡经营,尽管部分大型纺织企业经营情况尚可,盈利可观,但是很多中小型纺织企业反映生产成本高企,经营情况堪忧,破产倒闭的中小型纺企在各地更是随处可见。这时,有些声音认为国内外棉花的高价差是造成纺企经营不善的本因,是否如此,有待深入探究。

内外棉价差过大造成成本比较优势丧失

11月1日,代表内地328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CNCottonB)为18794元/吨,国际棉花指数(M)为80.74美分/磅,按1%关税、当日汇率6.3045计算,折人民币价格在13008元/吨,相比来看,外棉价格较国内棉价低了约5000元/吨,这也是当前大部分有配额的纺织企业大量使用外棉的原因之一。

而没有配额或者配额分配量不足的纺织企业只能从现货市场或者9月份的国家储备棉出库销售中采购皮棉,采购价格较外棉价格高,导致这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使用外棉的企业,间接导致国内企业的产品比较优势弱于国外同类产品。

广交会三期到会客商下滑,短单量明显增加

第112届广交会第三期10月31日-11月4日继续在琶洲展馆举行,主要展出纺织品服装类、鞋类、医疗保健类及食品类等产品。根据广交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测算,第三期首日到会的采购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其中,欧洲客商进馆数下滑幅度超过11%,日本客商到会数下滑了10%,美国情况略好一些,到会客商数仅下滑了4%。到会客商的减少或给企业订单带来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重新回到50%荣枯线之上。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产量增长,市场需求有所增加,或与传统“金九银十”行情有关。从近日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纺织产品旺季效应有所减弱,纺纱企业和布厂订单以小批量为主,部分地区反映坯布订单量和销售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而目前又有大量进口棉纱充斥国内市场,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历史数据计算,2012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08.66万吨,同比增长74.42%,将直接影响国内棉纱产量,间接影响国内皮棉销售。

人工成本上涨、企业外迁办厂亦致订单转移

由于用工成本和税负高于我国周边部分国家,不少企业开始转移生产线。据广东省政府官员在广交会调研时表示,调研发现当前的产能转移分两种:一类是投资的转移,主要涉及纺织品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类是订单的转移,加工工厂仍保留在广东,但新增订单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各国。目前来看,广东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厂迁徙,但是订单的转移已非常普遍。

其实,简单地认为内外棉高价差是导致当前纺企经营不佳的主要因素是片面的,这其中还有很多历史因素在内,其中包括每一次的产业格局的调整,当前来看,国内的纺织产业正在经历一次蜕变――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升级,在这背后,需要科技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步提高。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