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新疆自治区召开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新闻通气会,自治区发改委通报,全疆13个植棉地州中已有6个地州的预拨补贴全部兑付,剩余地州除少数棉农外出、土地发包人和承包人未达成协议的情况外,预拨补贴已基本兑付完毕。目前,国家首批预拨到地方的35亿元补贴资金中,已实际兑付31.38亿元,兑付进度为94.4%。后续的国家补贴资金将于近期下拨到位。自治区政府克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首批预补资金的发放工作,给棉农吃了一颗定心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发放补贴期间没有出现一例误补事件。
当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但中国棉花网记者想表达的是,能否将面积和产量结合补贴看作是一个过渡时期的补贴政策,等到国内各方条件成熟时再将其转换成优质优补的政策。在最近的某次会议上,纺织企业不止一次谈到棉花长度、强度、比强和马值的重要性,他们迫切需要优质的棉花。中棉所某位棉种科研专家表示,从品种角度来讲,延长棉株生长期意味着可以多结棉铃,提高产量,同时伴随的是棉花品质的下降,比如棉花纤维变短加粗,马值增大,棉花产量和质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随着国内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高端纺织产品比以往更加渴求优质的皮棉原料。中国必须要从过去盲目追求产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的模式上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国内优质棉种研发有了进一步发展。正如中棉所某位专家介绍,目前中棉所研发了很多优质棉种,试验田的效果也非常好,无论是棉花长度、强度、还是马值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品质完全可以和美棉、澳棉媲美。
二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民间俗语“种麦养地、种棉伤地”,指的就是人们为了追求棉花产量,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能改变这一现实,将对后期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改为追求棉花质量,势必将会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三是国内纺织行业正在经历产业升级换代,棉花需求量在未来将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纺织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正慢慢从中国向越南、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及非洲等国转移。纺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点决定了纺织产业必然流向劳力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国家。国内只有走中高端路线的纺企才可以凭借高附加值的产品存活下来,正如现在发达国家纺织行业走的道路一样。而高端纺织产品必然需要优质的皮棉原料来支撑,否则纵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也无法应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
四是保证棉农植棉利益。棉花是新疆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关乎着百万农户的利益。未来随着纺织产业的转移,国内棉花需求总量下降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如果还让棉农一味追求产量,导致棉花供过于求,必将损害棉农利益,对棉花供求稳定也将造成很大影响。提倡优质优补,则可以缓解此种矛盾,保证棉农利益,对内地棉花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后政府可以根据下游纺企的需求,制定出详细的指标项目及参数,达到指标越多,棉花质量越好,所得补贴也就越多,而不是棉农现在为了获得更多补贴,一味追求棉花产量,忽视了广州布料在布匹市场、布料市场里面,还有广州面料和布料棉花质量。虽然实行产量和面积结合补贴是当下的最优选择,但是笔者认为优质优补将是未来棉花补贴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