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可以学什么
类似耐克、阿迪达斯思路的中国老板也有,可惜不是运动用品圈子里的。利郎首席执行官王良星就对本报记者说过,服装将来应该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将来的服装店,除了服装,还应该有咖啡、陶瓷、灯、花瓶,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消费者进店可以慢慢体验享受一天,利郎已经计划在国内开设这样的形象示范店。
原来专卖店和零售可以当成社交平台来做,这对于本土运动品牌来说几乎是振聋发聩。过去几年,本土运动品牌几乎都是“央视广告+订货会”的批发业务模式,业务模式相同,产品类似,整个行业全线下滑。
阿迪达斯已经开出的三家女子专卖店都是由阿迪达斯自营,张庆表示这种模式不可能遍地开花,本土品牌还不具备效仿的实力。
独立的女子专卖店,要求门店必须有足够多的产品和款式,马岗说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女子专卖店,应该需要100款左右的产品。其次,在北上广等这样的一线城市,开设女性专卖店,考虑到租金等成本,要可持续,坪效必须要高,张庆介绍,从加价率来看,本土品牌零售价格约是成本价的3倍左右,但是跨国品牌达到6倍,跨国品牌开店可以承担更高的成本,本土品牌则未必。
张庆认为,本土品牌在一线城市可能难以开设女子专卖店,但是二三线城市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尝试。
另外,对于本土品牌来说,面向女性的运动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细化,与渠道的变革相比更容易也更可行。张庆说,与男性相比,一般女性进行的多是跑步等轻运动,对运动用品的材料、款式有独特的要求。耐克在上海新开的女子体验店,首发的一款特别版紧身裤Nike Tight of the Moment x Jordan Sneaker Tight,以艺术化的方式对Air Jordan VI的手绘草图进行处理,迎合女性消费者的(中大布料zd84.com中大布市_中大布匹)布料批发中的布料需求。
女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的产品理念,这对运动用品公司来说,就是可深挖的市场机会。王昕说,例如女子可穿戴运动产品,尤其是可穿戴运动胸围的普及就为女子运动产品细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