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员工奋战24小时,交出了370万元成交额的成绩单。”尽管已一天一夜没合眼,但位于常熟服装城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的法泰晨曦(皮具)老板林维建昨天一早还是兴奋地指挥着员工打包发件。“双11”当天,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60多家网商总计完成41万件商品交易,销售总额超过4926万元。单看数字似乎并不出彩,但作为推动常熟服装城转型升级,促进商城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孵化器中服电商园,通过向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培训、物流、创业、互联网金融等服务,使得常熟服装城区域内的电商类年交易突破200亿元。
打通线上线下环节试水“实体店+网店”模式
常熟服装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由当初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但是随着近几年网商的不断壮大,以实体店为依托,转做零售业网店的商户越来越多,这对于有形市场,特别是以服装城为中心的专业市场冲击越来越大。为此,常熟服装城积极应对服装销售新形势,2009年12月联合中国电信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建立搭建了“中国(常熟)服装城电子商务平台”,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打通线上、线下市场,实现“实体店”+“网店”双重保障,带动实体市场的商家接受来自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
2012年初,在对服装城区域网商发展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常熟服装城开始谋划建设电子商务园的设想,为服装城业态发展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打下基础。当年底中服电商园正式开园,当年度入驻电商就达30余家,试运营期间交易额达到8074万元,并吸引了周边大型知名电商的加入,完成了服装城电子商务发展从民营化向规模化的转变。全天候“应战”,24小时不“打烊”,去年服装城区域内的电子商务类年交易额突破了200亿元。
专业化引导与培训
避免电商盲从乱象
“整个常熟服装城内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3万多的经营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大家不得不应对这线上线下的竞争态势,但由于各商户间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出现了一定的盲从现象,所以提供培训、信息等服务也成了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中服电商园总经理助理潘晓晗告诉记者,由于家庭式网店发展的超前性,许多本来只从事实体店经营的商户开始追风转投网店,一些盲目投资、无序跟进的现象开始泛滥,网店不会打理而门庭冷落,实体门市部盈利骤减而无心恋战的双失局面比比皆是,也进一步加剧了有形市场的压力。
中服电商园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了针对实体门市部网店发展的调研,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类,第一时间掌握了商户易开店难卖货,易零售难批发,易亏本难盈利的问题,并针对此现象开设了每季度一次的电商发展座谈会,听取商户意见,按需安排针对性的政策讲解、网店维护课程和客户开发培训等课程,用宏观引导的方式促使民营电商发展和运营重新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