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20多所北京市高校,开展了捐赠军训服装工作。去年有一万两千多套军训服装,在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后,被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今年这项活动将继续,目前已有25所高校加入捐赠活动。
自从有了军训,相应的军训服装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制造-销售-使用-闲置-丢弃”的循环链。曾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军训服装浪费惊人,每年数百万套被丢弃,全国700万高校新生,一年军训服装要花掉数亿元。倘若我们再计算全国各地中学军训服装的浪费情况,想必会是大学生费用的数倍之多。
一套军训服少则数十元,多则几百元,但其寿命竟然只有一两周,学生和家长都抱怨是巨大的浪费,可为何很少看到学校有所表示?勤俭节约教育是每个学校的终身课题,可面对军训服成为一次性服装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没有学校表示异议?看来其背后是“校服经济”的沿袭和循环利用制度的缺失。
当务之急,不仅要在高校中迅速普及军训服循环利用,还要推广至中学,最好能形成制度。这项工作可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亦可由社会机构协调,像北京市关工委这样,并把握好军训服循环利用中的主要环节。
首先,应尊重学生选择,如果学生愿意留作纪念或转赠他人,但学校或第三方要随时提供学生捐赠或转让接收站,并保证相关捐赠信息的透明和如何转赠的衔接,既不能影响学生资源捐赠的热情,又要保证捐赠的军训服装不至于积压在仓库而造成新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