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的关店寒潮
当一众休闲、低端的服装品牌遭遇大规模亏损的时候,“高端”品牌大多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这让很多中国的服装企业看到了发展空间。但当他们开始着手忙着转型高端时,却发现,高端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根据媒体报道,包括卡地亚、路易威登(LV)、GUCCI在内的一些国际大品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窘境。很多品牌在中国业绩直线下滑,甚至出现了纷纷集体关店歇业的情况。
从世界第一奢侈品巨头LVMH(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来看,该集团二季度销售实际增速仅为1.3%。其中,LV所属的时尚皮具部门销售同比增速对比一季度的10.7%下降75%。
其实,这已经不是奢侈品第一年遭遇冷空气。在经历了2011年销售规模30%的高速增长后,奢侈品在2012年销售骤跌了7%。随后,如Giorgio Armani、Dolce &Gabbana以及百达翡丽和宝诗龙等品牌纷纷关闭了在中国的部分店面,而包括GUCCI等在内的大牌也开始放缓甚至暂停了拓展计划。
据贝恩咨询统计,中国奢侈品市场2013年规模为1160亿元,同比仅增约2%。2013年中国人在奢侈品上的开支下跌了15%。2014年春节时段,本是奢侈品消费的高峰,可今年国内春节奢侈品消费总额仅为3.5亿美元,相比去年的8.3亿美元下降了57.8%,也创造了十年以来历史最低点。
而除了国际大牌之外,中国本土的高端品牌也在这场寒流之中“感冒”。1994年诞生在香港的服装品牌“上海滩”,刚刚遭遇了业绩下降的洗礼。这个以中式元素为主打的品牌,主要经营旗袍、中式礼服等高档服装,普通旗袍价格在7000元左右,一件镶了部分皮草的旗袍价格更是超过万元。而普通的羊毛大衣,价格也在两三万左右。仅从价格而言,并不输国际大牌。
1997年“上海滩”被历峰集团接手。历峰集团用与卡地亚、登喜路、伯爵、万宝龙等一批奢侈品牌相同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位了“上海滩”品牌。随后的几年中,“上海滩”走遍全球,在纽约、东京、巴黎、马德里、伦敦都开设了门面。但在2012年,“上海滩”全球门店一下子关了7家,仅剩42家。一年间,关店率高达14%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奢侈品牌的接连关店,其中“反腐”的原因当然不容忽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品牌过于追求利润才是根本原因。如LVMH、Richemont、Dior在2011年净增门店数扩张迅猛,相比2010年分别多增加3—4倍,不仅拉高了成本,也违背了高端品牌“顶级小众定制的品牌”的理念,因此才会出现随后的收缩现象。
“国内的高端品牌的种种失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清晰。”付瑜表示,虽然这些国产高端品牌的产品品质、整体VI、店铺陈列等等都做到了高端,但是业绩还是一般。其主要因素是因为品牌的知名度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这不是以品牌一厢情愿的自我定位为核心,而是以消费者的消费认同定位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