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浙江省走走,发现无论是纺织,抑或家具,或者管业,还是珍珠等传统行业,日子都不是特别好过;但是同时发现当地基于互联网的电商、有机农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则发展非常迅速。当地一个传统行业企业负责人和小编说,必须转型了,不转型就喝西北风了;并且表示不仅仅是他,必须立即转型是当地几乎所有传统行业人的共识。是的,不仅仅是浙江,纵观整个中国,服务业时代已经来临,经济转型不是势在必行,而是已经在前行的高速路上了。今天推出这篇文章,就是探讨这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有点冷清。一些展厅见不到买车者,只有三五成群的工作人员抽着烟。
这是从2011年北京实施汽车限购后汽车销售放慢的一个缩影。今年8月北京新车销售3.77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6.59%,前8月则同比下降了5.29%。
“北京市场不好做!”一家外资品牌专柜销售经理周国才说,“现在差不多转做外地批发了,一个上午批了4台。”
不过,北京之外的汽车销售市场也未必就很好。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9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0.70万辆和198.3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和2.5%,这是多年以来较少见的个位数增长。
此前中国7、8月全国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6.71%、4.04%,反映出汽车行业增速放慢的态势。
截至目前中国每1000人汽车保有量只有100辆左右,与发达国家数百辆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中国汽车产销达到世界第一后,其增速放慢,这背后有何含义?
在一些学者看来,这表示中国经济大转型的信号已经发生。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霞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经济从高速过渡到中高速的拐点已经来临,整个工业领域,因为劳动力总量减少,传统产业的成本优势将逐步消失。
其进一步指出,伴随着人口总量也将下降,工业、房地产行业相对过剩时代正在来到,未来像钢铁、鞋业、服装等行业或将逐步萎缩。中国未来工业产值比重将不断下降,主要保留一些优势部分,经济主要以服务业带动为主。“劳动力成本提升后,服务业可以转嫁成本,带动就业。美国80%经济比重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85%,中国也会慢慢这样。”他说。
行业现状冷热不均
比如工业增速大幅放慢,但农业、服务业形势良好;出口反映的外需不好,但是内需反映的消费却不错。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以来中国不同领域的经济数据出现了冷热不均,甚至相差较大的情况。
比如工业增速大幅放慢,但农业、服务业形势良好;出口反映的外需不好,但是内需反映的消费却不错。
与此同时,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9%,从单月来看,这是2008年12月之后的新低(不考虑存在季节性因素的1月),不过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有所回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8.5%,低于全年9.5%的目标。
不过,服务业却发展良好。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处在61.2%的高位景气区间。1-8月份,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33万户,增长55.4%。其中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8.5%,高新技术、文化娱乐及科学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新登记注册企业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