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正颠覆这企业营销、生产乃至组织方式。
主持嘉宾:孙淮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嘉宾:陈江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副总裁
演讲嘉宾:范为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经理
演讲嘉宾:张蕴蓝 青岛红领集团公司总裁
演讲嘉宾:何建新 北京英特维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市场研究协会副会长
演讲嘉宾:宋志远 零点远景e动副总经理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服装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与市场关系非常密切。如何从大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使企业从中得到正确的分析、筛选、挖掘,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手段,是每一个企业都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数据背后的密码
“很多的学者就说大数据实际上是测量的一次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显微镜对于非常微小世界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实际上是为整个人类带来了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大规模的数据体量的出现,从另外一个意义上,再一次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发现。”北京英特维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市场研究协会副会长何建新如此肯定大数据的力量。
“快速化、大量化、多样性、价值的机密度比较低”,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经理范为认为大数据主要有四大特征。
“一个国外体育产品用户公司发现市场份额在下跌,他们认为客户群体可能有些变化,需要做一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来发现造成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而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研和分析,最终显示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价值客户群呈下降趋势。企业也因此从战略、IT和人员三大纬度进行了有针对的调整。”范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不仅如此,通过数据还反映出了国内体育产品的市场趋势和群体趋势:一、80后的消费群体追求速度,要随时上网、随时购买、随时联系到品牌,他们追求个性化,追求独立性。二、45岁-7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爱运动;三、运动的女性在不断增加,在近几年购买运动产品的趋势比男性、儿童类多得多,且消费能力要比男性强;四、由于社会媒体的普及,口碑已经极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做市场调研时,78%的人说“买东西时口碑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五、中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也在增长。
这就是数据的力量,范为称,大数据目前在商业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精准营销、竞争对手的战略策划、客户分级、产品危机预测、重点客户筛选、改善客户体验,挖掘用户特征,以帮助企业提升销售,占有市场,改善服务和感知。
降低规模化门槛
“专业化、规模化和相对优势,依然是企业竞争、商业竞争的核心。”尽管当下大数据对于企业来说无处不在,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江认为,大数据在传统商业逻辑上并没有带来颠覆性影响,市场的细分、目标客户的选择和针对性的价值定位,依然是企业竞争的关键选择和分析。所以企业对大数据的分析,首先要关注客户在哪儿?客户要什么?永恒不变。
在传统商业逻辑下,信息是企业进行商业管理活动的基础,不管是法规、经济数据、社会人口信息,还是产业发展信息、厂商信息、竞争对手信息、消费者信息、经销渠道和内部管理信息等,都是企业需要掌握的。好的企业实现管理细致化,实际是信息传递做得好。“所以大家以前都说,好的老板要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经常去跑市场。”
陈江称,而在当前形势下,大数据也并没有改变竞争的本质,依然是客户的需求、价值链结构和购买的决策因素。但从如何竞争上来说,大数据在研发领域、供应链领域、品牌推广、销售网络、客户服务、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成本整个价值链的竞争环节都带来了一些改变,特别是预测和分析客户需求。
在价值链的结构上,尤其是在客户的推广、交付和服务上,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广告方式、推广方式和客户关系维护方式,传递更为精准,到达更为便利、更为聚焦。所以在价值链方面来说,对企业来说,大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产品推广渠道成本的变化。
而从其本质上来说,大数据使规模化生产的门槛降低。
第一、市场细分。在大数据之下,信息获得的形式增多了,在市场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市场更为细化。以前按年龄段、按产品功能需求、按消费者偏好、按收入结构等传统划分市场的方式,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手段、互联网的模式,带来了新的划分方式。这种市场细分的变化,会带来新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市场的需求。
第二,信息处理响应更加明显。跟过去相比来说,企业对产品、对市场的响应更为快捷,这种快捷表现在对市场的了解上。市场流行什么?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风格?竞争对手有什么样的反应?
在规模化的逻辑规则里,订单生产是信息化的心,也是生产的核心。未来,企业更多关注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通过终端来控制客户,而是企业本身要掌控客户、了解客户。这种响应是对客户的响应,而不是仅仅在渠道过程中的响应。
第三,信息的成本降低,降低了很多行业的进入门槛。以前做一个产品,达到规模化至少要求开200家门店以上,这是基于对客户的了解和规模化的要求。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门槛降低,意味着竞争者进入更为便利,而发展新的产品方式成本也会降低。
大数据时代,对规模企业的挑战更大的。目前来说,众多企业处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大规模定制之间。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渠道进一步通畅和整个社会协作程度的增提高,在实现个性化定制上来说,企业的起跑线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