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跨界合作走向少量多样化生产模式
台湾作为海岛,不完全依靠内需,而是依靠出口拉动市场。2013年台湾地区非织造布出口总值为3.38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了4%,其中出口为82289公吨,增加了11.2%,但因竞争力度的加大,为拓宽市场占有率,非织造布产品出口单价降低6%,为4.11美元/公斤。随着面膜、湿纸巾需求量的增加,水刺非织造布的市场还在急剧上升。
从生产过程来看,非织造布的制程短、变化多,因为资金问题,不少台资企业开始寻求策略联盟的方式,结合不同制程,甚至跨界合作,进行机能与功能性加工,走向少量多样化的生产模式,解决旧型机台产量与产速慢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非织造布的质量,非织造设备向着高速、高质、易控、终端产品方向迈进,提升产品均匀度,减少瑕疵率,改良工序减少能耗。
从销售情况来看,亚洲地区是医疗非织造最大的销售市场,总需求量远大于北美、西欧等地,且在未来5年由于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的增加等因素,也将影响医疗卫生产品的市场规模。但该类产品仍有4大方面问题亟须改进:一是降低成本,符合一次性消费习惯;二是使用时必须100%发挥作用,满足阻隔性、吸收性、与人体接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性能;三是满足当地医卫材料的标准与要求规范;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医卫废弃物的处理。但以上4个问题往往互相冲突,因此,如何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调整,将是业界销售的重大课题。
台湾非织造工业未来将以水刺、针刺、纺熔非织造布为方向,大力发展混合式、多层复合组合模式,并努力加大与大陆企业的合作机会,着眼亚洲市场。此外,台湾非织造企业将利用台湾云端市集的优势,建立云端市集,整合产业动态信息、电子商务平台,掌握实时信息,面对可能的市场冲击与变化。-台湾不织布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