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轻纺城杯”2014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截至9月13日,经过专业评委团的层层筛选及评定,最终共有30组选手从1700余份作品中杀出重围,携作品入选。可以说,在10月绍兴柯桥举行的大赛决赛,对于日渐白热化的行业竞争,无异于是一次人才选拔综合实力的“大比武”。
对于每年的晋级选手,个别企业和人士都会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他们入围了,我们却没有入围?”“他们究竟比我们强在哪里?”为此,《中国纺织报》将持续推出本届大赛入围选手的系列报道,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获知他们成功的历程、失意的彷徨,展示他们的设计理念,希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启示和帮助。本期出镜的是来自不同地区的8位新锐。
Q1成功不是偶然,努力才是必然。作为设计师平时如何进行设计方面的积累?在设计中遇到过怎样的瓶颈?后期又是如何克服的?
触类旁通=出类拔萃
“我是一个有收藏癖的人,对于美有去收藏的习惯。”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温雅婷表示,当她在设计途中遇到瓶颈的时候,通常会把自己从设计中抽离出来,去欣赏自然,看看其他类别的艺术作品,再重新回到设计中去。
已在凌雅丽原创大师工作室工作的吕珊琦则坦言,平时除了会关注一些服装大牌的设计,也会注意工业和建筑设计。“做设计其实都是相通的,灵感也不一定要一味地借鉴已有的出色设计,平时生活中的一个突发奇想,或者旅行时的所闻所见所感都可能带给人惊喜。”
注重生活点滴细节
“我的设计比较注重生活中发生的小事,灵感都是来自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江西服装学院学习的郑建文认为,好的设计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包涵了设计师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重视资料收集与实践
在感谢评委对自己作品肯定的同时,身为自由设计师的胡铭方对积累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在设计当中,我比较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尽快让自己变得敏感时尚起来。”同时,他也强调一定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加强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