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农业发展银行八部门9月25日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棉花产销形势,部署2014年度棉花相关工作。
今年是国家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第一年,同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由市场形成,影响棉花市场稳定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既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实现新老机制平稳过渡,又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持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就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做好新年度棉花购销工作做了重要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就准确把握转型发展新形势,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对各地工业管理部门和纺织企业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抓住改革机遇,充分用好棉花资源;二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棉制品竞争力;三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引导和创造新消费;四是改善发展环境,确保行业平稳运行。其他部门领导也分别根据各自职能,就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做了发言。
朱宏任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注重经营模式创新,实现了总体平稳运行。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主要产品化纤、纱、服装产量稳定增长;行业利润增长好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改善;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5.7%,二季度以来增速逐月回升,保持了国际市场份额的基本稳定;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3.9%,以节能减排为主的印染投资增长了42.5%,西部地区投资增幅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
尽管纺织行业运行平稳,但生产增速较前几年有所回落。目前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已超过全球总量的50%,成本、环境、资源等制约因素逐步凸显,纺织工业数量型增长将更多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中高速将成为纺织行业发展新常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模式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这两年,纺织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缓解了成本上涨压力。据有关方面统计,纺织电子商务规模占到全国总规模的20%以上,今年服装网络购物继续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电子商务不仅成为纺织服装营销的新渠道,也为产业链资源整合,加快产业集成创新提供了新平台,促进了纺织生产营销模式的转型,也带动了纺织品服装消费的扩大。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与快速发展,都有力促进了纺织行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及发展空间的拓展。
今年国家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同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价格由市场形成,这是棉花调控政策改革的重大进展,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棉花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巩固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将不断改善。我国有完整的纺织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群体,依托行业的不断创新和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纺织行业仍将继续稳定增长。
朱宏任强调:今年是棉花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国内棉花价格将回归市场,内外棉价差会向合理区间回归,我国棉花需求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广大纺织企业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住改革机遇,充分用好棉花资源。行业和企业要深入学习领会国家有关棉花政策,准确分析把握棉花市场及纺织行业走势,积极入市采购棉花,规范棉花购销合同,重视棉花质量,优质优价,及时足额兑现棉花采购款。要学习用好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以锁定经营成本,防范经营风险。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棉制品竞争力。这两年国内外棉价差较大,我国棉制品竞争力减弱,棉纱、布进口大量增加,棉花消费有所下降,但棉制品需求总体并未减少。广大棉纺织企业要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纺织装备改造,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棉制品附加值。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棉纺织新产品开发,进一步释放棉花消费潜力。
(三)整合产业链资源,引导和创造新消费。引导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加强棉花、纺纱、织造、印染等上下游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国际物流、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型服务平台,推动纺织研发、生产、营销的协同创新,满足个性化、及时化消费需求,培育开拓新型消费和新型市场。
(四)改善发展环境,确保行业平稳运行。棉花市场化调整是渐进过程,纺织行业运行与之适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着眼于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与有关方面共同配合,加强服务,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规范新项目建设,防止低水平重复。要密切关注新棉上市后纺织行业发展动向,及时掌握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将国家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