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大陆的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外国买主开始寻求其他地区的低成本制造商,中国大陆的成衣及纺织产业因此发现部份订单已逐渐被移转到其他国外采购地点。
依据中国棉花协会(China Cotton Textile Association)的报告指出,中国大陆的中小型制造商反应今(2014)年第一季的订单出现大幅减少的现象,而大型制造商则声称订单满载,可见对企业而言,此项转变对属于技术低档的小型制造商伤害最大,而订单则集中增加于大型企业。
根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GAGGAI)本(103)年3月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主要出口生产基地-广东省的4,600家本地制造商中,仅有22.3%表示拥有足够订单,超过66%的制造商则表示,接获之订单数量仅能支撑三个月的产能。
该项研究亦揭露该省的4,674家本地制造商中,574家申报的营运损失合计人民币5,734亿元(923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13.2%,惟位居中国大陆纺织品及成衣出口的最大省份,广东省整体营收仍为获利状态,合计获利达人民币2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95%。
另根据美国ConvergEx证券公司集团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制造商面临的问题之一为最低工资,目前中国大陆的最低工资约为每小时0.8美元(人民币4.9元),印度则为0.28美元。其他影响成本增加的因素还包括人民币升值,以及高涨的棉花与能源价格等。
周边采购
此外,根据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2013年的报告指出,周边采购对部份欧洲与美国成衣品牌的重要性日增,迫使他们寻求较中国大陆离家更近的制造商。因此,中国大陆大型纺织企业将部份业务移往海外的数量与日俱增,最近的案例为浙江省的科尔集团,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2.18亿美元,兴建棉纱厂房。
科尔集团一位发言人对此公开表示,此为该公司第一个海外厂房,标记了该公司采取有助于避开中国大陆成本上升策略的开始,而此项转变的背后原因,则为美国此地区具一定水平的劳动力,以及低电力成本。
科尔集团并非孤军奋战,在香港上市的重要棉纱供货商之列的上海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去(2013)年亦在土耳其设立工厂,以提供欧洲客户更好的服务,惟该公司主要仍聚焦于越南,并已自2006年展开营运。
天虹纺织的主席洪天祝在最近一次的投资人会议中表示,越南将成为天虹集团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成员亦包括美国,预期该公司将可于越南成为TPP会员后获利。 天虹纺织2013年的净利为人民币8.6亿元(1.3839亿美元),与前一年同期相较,增加77%。在该公司2013年的投资人会议上,洪天祝主席将之归功于越南的产能成长,因该公司在越南拥有5间工厂。
确保领导者地位
然而,除了这些转变,由麦肯锡公司依2013年对全球29位主要采购主管访问结果所做的报告强调,中国大陆仍是全球成衣制造商采购的最重要来源国,其中72%的受访者表示,尽管未来5年内会将部份订单移转至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仍将是其最大的采购市场。
以德国品牌adidas为例,即使在2012年关闭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工厂,将订单转移到越南、柬埔寨与孟加拉国等邻近国家,中国大陆生产的成衣仍占其全球成衣产品的4%。
adidas一位发言人表示,adidas在全球仅有10座生产设备,高度依赖对国外采购,总计与中国大陆的339家工厂,全球的1,214家工厂合作,且中国大陆将会继续保持其位居adidas集团最重要国外采购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