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研发是唯一出路
目前看似火热的东南亚市场相较于之前的中国市场,其实体量很小,不夸张地说,中国纺机企业一年的生产量就足够东南亚市场几年的需求。另外,国内销售迅速增长的电商市场,以淘宝为例,看似取得一直以来线下市场无法取得的销量,但不得不说,其中充斥了太多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终将被改变,“质量过硬”将成为销售成交的前提。淘宝“一个季度5000亿元的销售额”不过是昙花一现,这些产品产业链前端的小微企业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
戴荣兵说:“在此之前,有太多的国内企业几乎不进行研发,所谓的研发投入就是花钱购买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外设备,然后开始进行测绘、抄袭。目前,国内产品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老板必须舍得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专注于新技术开发,将产品做精、做强,才能长远立足于市场。以史陶比尔(杭州)公司为例,这两年以来,公司能够有效节约人工的设备受到了国内的市场更多关注,公司的一款自动穿经机、小剑杆织机等自动化程度高的产品近来的销售都非常乐观,同时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研发和推出一款智能化更高的穿经机以顺应市场的需求。”他还指出,以目前的欧美产品来说,生产成本较国产纺机不具优势,其唯一的长处在于先进技术。乐观地预计,如果中国企业真正做到产品研发,将彻底打破欧美产品在全球的领先位置,成为全球的行业领跑者。
徐时平也持有相同观点。对于目前国内已成定局的高端化趋势,以及未来印度、东南亚市场纺机产品必然向高端化发展,德昌公司都做好了两手准备。徐时平说:“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相应产品,中低端产品我们可以生产,同时公司也从不放松高端产品的研发。未来,适应客户需求的生产高支数、多品种产品的高端纺机将成为市场主流,同时,一个公司只有‘做他人所不能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强者能否更强
强者更强,弱者淘汰似乎已成定局,而淘汰弱者的同时,强者必然“吞掉”其市场份额,从而更加强大。但徐时平却不十分认同。他认为,那些已经成为“强者”的企业的确有实力“吞掉”小微企业的市场份额,但小微企业有大中型企业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为了一点点的市场份额花费更大的成本投入实在没有必要。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真正的出路在于走出国门、开辟新的市场。但还有一点值得深思,以曾经在中国发展的日本纺机企业为例,其一度拥有的优势还是会被本国企业逐渐占据,从长远来看,海外发展的企业想取代本国企业市场份额几乎不可能。除此之外,如何从众多走向海外市场的企业中脱颖而出,也成为德昌公司此时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又回到了那条企业的“唯一”出路:继续不断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