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上涨
重要数据:1~10月,累计进口化纤69.65万吨,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46%,而进口金额则增加17.12%,说明进口价格明显提高。1~10月,化纤行业出口总量达199.07万吨,同比增长25.74%,而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50.29%,说明出口产品价格显著提高。
原因解析:受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企业贷款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增加。而原材料、用工、能源、环保等成本不断上涨,通膨压力全年持续,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通过涨价转嫁成本上涨压力成为众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发展∶布局“十二五”化纤强国路径
■ 转型升级
典型事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大小行业会议、举办的各种展览,无不以转型升级为最核心的主题。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编撰的《中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黄皮书正式发布,为化纤行业下一步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书中深刻总结了“十一五”化纤行业的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十二五”期间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世界化纤工业发展趋势,并对“十二五”行业发展目标及规划作了详细说明。
记者短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行业和企业都在对未来5年进行规划布局,有的继续向上游延伸,有的向下游发展,有的“走出去”,有的“引进来”……目的只有一个:深入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迈进,2015年率先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当前,化纤行业已经由快速成长期步入“成熟期”。“十二五”时期,经历了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化纤工业将放慢脚步,将年均增速调至6%左右。到2015年,规划实现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的46%提高至60%,高档面料及制品原料自给率由70%提高到85%,高性能纤维产能由5.5万吨增加到16万吨,同时在研发投入比例、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比重等衡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方面继续提升。
■ 模式创新
典型事件:4月7日~8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福建长乐召开。会上,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提出,“十二五”期间,化纤企业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向三个方向分化:一些企业进一步向更上游领域延伸,以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取胜;一些企业继续向下游发展,走差别化道路;还有一些企业实施多元化策略,投身化纤以外的诸多领域,丰富资金来源。9月,本报推出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特刊《“十二五”模式之变》,对“十二五”化纤工业发展模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总结分析。
记者短评:未来的大国竞争,不仅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竞争,更是不同时代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竞争。当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种要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出口增长动力明显不足等,都将在方方面面影响行业发展。当世界纺织化纤产能大量转移至中国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便逐渐失去了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动力。因此,中国化纤工业再要将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已没有可能性。模式创新,不仅体现在化纤行业调低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也体现在企业逐渐转变低附加值的、同质化的生存模式,向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事件:自去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
汽车这七大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化纤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高新技术纤维材料论坛与SAMPE复合材料展等会议展览中,化纤产业具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进一步得以体现。
记者短评:充分认识到化纤流淌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血液”,一方面有助于对化纤这一传统产业进行与时俱进的再定位,增强行业信心;另一方面还能促使行业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时了解促进行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并加以有效利用。当前,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十二五”纺织业新的增长点,而其原料90%以上来自化纤。除了传统化纤的改造升级外,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壳聚糖纤维等生物质纤维都为多领域应用产业用纺织品奠定了原料基础,而它们都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
■ 循环经济
典型事件:在9月吴江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中国化纤循环经济联盟宣布成立并发出“绿色宣言”,显示了行业坚定践行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的决心。
记者短评:尽管化纤行业已经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土地紧缺、能源紧张、原料短缺、环境容量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将加快生物质可再生、可降解原料研发,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起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相信化纤循环经济联盟将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