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实习生/刘益 通讯员/海宣)广州市海珠区目前已有20%的社区及街道先行推广了“定时定点”模式,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尤其注重物尽其用,鼓励居民和企业都参与回收,让这些放错地方的宝贝能够得以再回收。
海珠区规范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57个,园林绿化垃圾收集点57个,有害垃圾存放点22个、储存库2个,并一直坚持“一类一策”要求实施分类收运。
针对中大布匹市场附近制衣工厂和作坊集聚,工业布碎激增导致垃圾量大幅攀升这个现象。据海珠区凤阳街办事处巫副主任介绍说,原因是2012年以前的布碎收购价格比较高,主要来自于顺德等地的工业需求,而之后便遭遇了“滑铁卢”,大量的布碎无人问津,只好混合在垃圾中一并倾倒。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海珠区将工业布碎回收视为“城市矿产”的良好契机,凤阳街不仅提供布碎回收场地及编织袋,还组织环卫工人在源头收集分拣,并以每100斤3-5元的价格付给环卫工。同时还鼓励企业参与回收,并且将这些工业布碎免费提供给这些企业进行回收再加工。
巫副主任告诉记者,自从回收活动开始以后,每天收回超过60吨的工业布碎,建立起了布碎回收交易平台,让工业布碎也得到了资源化的有效回收处理。这些工业布碎也变成了拖把、手套、便利袋甚至鞋子和帐篷等等,“这些工业布碎的回收率达到了100%,可以说是让垃圾变成了真正的宝贝!”
目前海珠区已有53个社区及南华西街全街先行推广了“定时定点”模式,在源头上让居民分类投放。并且配合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全区设置餐厨垃圾收运点105个,配置电动环卫清运车45台,密闭式收运车2台,让小车进小区,大车统一运,让餐厨垃圾收运无缝对接。
海珠区针对一些没有物业的小区,还专门配备了街道督导员,而督导员的补贴经费也是来自于垃圾分类的专项资金。目前全区居民参与度几乎达到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