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魏晋名士多光身着宽大外衣 头饰流行幅巾和笼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9   浏览次数:625
汉族的服饰,主要有衫。按照汉代习俗,袖口收紧的是“袍”,而“衫”是袖口宽敞的。魏晋时期流行老庄、佛、道思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流行“宽衣博带”的装扮。

电视剧《书圣王羲之》顾名思义讲的是王羲之的故事,“黄金配角”们要穿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到底当时人是怎么穿的?让我们来好好观摩下。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接隋唐,汉族服饰风俗流传下来,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在频繁战乱中混杂进来。

 

汉族的服饰,主要有衫。按照汉代习俗,袖口收紧的是“袍”,而“衫”是袖口宽敞的。魏晋时期流行老庄、佛、道思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流行“宽衣博带”的装扮。

 

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穿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这种内衣的款式可以参见《北齐校书图》。这图卷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

 

唐代孙位所画的《高逸图》,表现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这幅图现存的残卷画了其中的四贤,盘腿列坐于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宽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宽袖衣衫。从画面的构图和人物的安排来看,都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相同。

 

那个时代头上的流行饰物,有幅巾和笼冠。

 

苏轼的《念奴娇》中“羽扇纶巾”的“纶巾”,就是幅巾的一种——不戴冠帽,只以一块帛巾束首。这种装扮始于东汉后期,一直延续到魏晋,仍十分流行。与汉代不同的是,魏晋时期的巾帻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

 

如果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帽类样式也很多。例如南朝时天子流行戴“白高帽”,而士庶戴黑纱帽。《隋书-礼仪志》中提到的“卷荷”帽,圆顶,中竖一缨,帽檐翻卷,形似荷叶,故名“卷荷”。河南邓州市出土的南北朝画像砖中,有一组部曲鼓吹者形象,头上戴的正是这种“卷荷”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