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1年,新疆棉花依旧是个丰收年。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区棉花播种面积2457万亩,较上年增加266万亩,增长12%,估计总产达到284万吨,增长14.5%;平均亩产皮棉108.68公斤,较上年实际单产增加15.32公斤。这也是新疆棉花连续18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全国第一。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许多棉农、棉企、纺企以及与之关联的无数业内人员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去年新棉上市以来,棉花现货市场低迷,籽棉收购价高开低走,棉籽、短绒等棉副产品价格不及2010年的一半。棉花丰收,却没有给他们带来增收。
2011年,随着新棉大量集中上市和棉花现货市场需求不旺,一方面内地用棉企业和棉花流通企业在新疆采购量减少,报价也明显低于加工企业预期;另一方面由于有收储价格做支撑,皮棉厂家没有贱卖的打算。2011年年底,新疆市场皮棉销售价已低于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迫于还贷的压力,交储是企业无奈的选择。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发布公告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年度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已经累计收购临时收储棉花217.28万吨,其中新疆140.24万吨,占全国棉花收储的65%。为解决兵团棉花交储慢等问题,国家还专门为兵团棉花交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大合同制竞拍。
由于2011年12月、2012年1月向内地运输的压力增加,新疆有限的排空入疆车皮又被占用,南疆棉花加工企业即使通过汽车运输至乌鲁木齐或其他北疆站台也很难入库或获得车皮,再加上气温下降,汽车运输费用也不断上涨,形势逼迫棉花加工企业忍痛交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