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0   浏览次数:846
调研显示,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常年的530万hm2减少到400万hm2,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hm2左右,如此下去将大大地影响到我国的民生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五大棉花生产国中,中国棉花单产最高,2012年我国棉花生产面积占全球的15.4%,总产却占到了26%。由于我国棉产品每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的30%左右,按理说国产皮棉全部供消费都不够,可每年却从国外进口消费量的70%,国产皮棉只消费了少部分,而大量的国产皮棉则由政府收储在仓库,以确保植棉农民的最低收益。

 

棉农收入低,植棉面积逐年减少。

 

调研显示,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常年的530万hm2减少到400万hm2,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hm2左右,如此下去将大大地影响到我国的民生基础。

 

棉种行业严重亏损,棉种市场混乱。

 

一是棉农收益逐年递减导致植棉面积递减,棉种销售数量也随之递减;二是棉种市场价高不减,棉农自制自留种递增;三是种子生产用工成本逐年递增,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本销售;四是贷款经营,库存增加,损失逐年扩大。鉴于上述4方面原因,棉种行业为求自保,棉种市场因而乱了规矩,有法不依,假冒伪劣种随处可见。

 

国家损失加重,政策难施。

 

一是国家为稳农强基,逐年实施高于市场收购价贷款收购库存,加重财政补贴;二是棉农收益下降,势必影响国家对农村经济政策的推行和改革进程。

 

棉农收益和植棉面积逐年下降的原因。一是籽棉单产连年徘徊在225~250kg/667m2之间,而2013年大面积遇到前旱后雨的天气,单产比常年至少减产1/3以上,品级大降而造成收购价格也降低了1/4以上;二是农用物质和用工价格逐年上涨,植棉雇工日工价比3年前涨了1倍以上;三是品种繁多,市场混乱,没有一个有突破性的品种,不能形成一地一品主推高产优质品种;四是没有一个因地适宜确保稳产高产的栽培模式和科学适用的减灾防灾有效措施。

 

棉种企业亏损严重的原因。一是目前棉种企业规模小,难御市场风险;二是管理不规范,普遍质量意识差,生产加工后的种子难以达标,有些甚至人为掺假使劣,以假乱真;三是种多混乱,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主打品种和品牌;四是企业服务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售后根本无服务,更无诚信可言。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