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联于2月底到3月中旬组织开展了春季调研活动,针对在纺织行业有普遍意义的棉花问题、节能减排、产业有序发展、中小企业生存、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区域布局和电子商务等8个专题,赴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题调研。调研的8个专题都是行业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有的关系到短期经济运行,有的则着眼长远持续发展。
中纺联在调研中发现,受国储棉政策、进口棉花配额发放制度等相关棉花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外棉花价格差等影响,我国棉纺企业受到冲击较大,特别是中小企业运行压力加大;招工困难,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技改困难重重;国储棉竞拍观望气氛浓厚,问题较多。棉纺是纺织产业除开化纤之外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也是最大的天然纤维原料,为了国内棉纺产业的产业安全以及长久的健康发展,国家相应的棉花政策亟须调整。
大小企业差距较大
大企业运行状况总体平稳,中小企业运行压力大。春节后大企业能尽快恢复生产,开工率基本都在80%,企业订单状况相对饱满,运行状况总体平稳。而中小企业春节后普遍开工较迟,放假达40~50天的比比皆是。以生产纯棉中低支纱为主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往年更为恶化,饱受印巴纱冲击,订单量锐减,恢复生产的企业开工率也比较低,超过一半的企业开工率只有65%。
企业用棉采取随用随买,库存周期缩短。棉花库存方面,由于纺织企业目前流动受资金匮乏、新的储备棉政策及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影响,走访的企业中大多数原料库存低于30天,个别企业只有2周,随买随用。
企业对产业转移的高于往年。受现行棉花政策以及不断上升的各项成本。税负及资金压力的影响,许多好的企业都在“走出去”或者筹划“走出去”,去东南亚、非洲、澳洲甚至美国投资建厂,以建设纺纱厂并将纱线运回国内居多。投资建设印染厂、种植棉花的企业也在增多。
走访中了解到,棉纺织企业基本都参与了国储棉的竞拍。以周边地区国储库的国储棉为主要竞拍对象。价格方面,以4级国储棉为例,基本都在17700元/吨左右,内外棉价差在3500元左右。近期受市场传言储备棉价格即将下降及搭配配额的影响,纺纱企业基本停止购买并加快消化库存。
棉花政策成最大障碍
受进口纱冲击大。调研发现,以生产32S纯棉普梳产品为主的地区和企业,在国内外棉价差较大的情况下,受到进口纱线冲击较大。约三成的企业有稳定客户,情况较好,大部分企业订单压力较大。
招工困难,劳动力短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困难,劳动力短缺,工人年龄偏大,主要原因是青年工人不愿意上夜班,即使待遇略高于其他行业,还是不愿意从事纺织生产。许多纺织企业员工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员工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的比比皆是。
技改投入困难重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除少数企业有投资的意向外,大部分企业表示出对市场后期信心不足,无投资意向。部分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以设备升级改造为主;个别国营老企业希望投资改造,但无资金、无投资意向的企业中,有的涉足房地产、酒店等其他行业,有的表示只能维持现状,期待下半年市场、政策有所转变。
国储棉使用问题较多。企业普遍反应国储棉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棉花质量差,短绒率高,等级不符现象较多;按照公定重量计算普遍存在亏重现象;出库困难,乱收费现象严重;有转圈棉现象,主要存在于棉花加工企业。
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今年国家已经提出在新的棉季停止收储以及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直接补贴,这是好的改革方向。但当前处于棉花政策转变时期,政策的不稳定、配额基准价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对形势的判断增加了很多难度。预计今后两年左右的时间,纺织企业还会持续受到影响。
政策诉求是最大心愿
建议国家储备棉投放建立长效稳定机制。现在是每3~4个月出台一个政策,不利于稳定下游纱布市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建议棉花配额发放给纺织生产企业,数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建议尽快出台具体措施,解决棉花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建议加大查处转圈棉力度。
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原料价格、税收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