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年的盛名不再,但从近年来左溪袜业的再度崛起来看,有关该行业发展式微的评论实属妄言。
天台左溪袜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长期处于低端制造行列,且因行业对当地的污染较重,一度濒临消亡边缘。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左溪袜业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之路,这一传统产业迸发出了新活力。
让袜子销售在本地进行
来到白鹤镇左溪村,看到最多的就是袜子。在这个由3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这个行业。在该村的带动下,周边许多村庄也加入到了袜子加工生产行列。
如今,白鹤镇有200多户从事袜业加工的商户,迁到了交通便捷的镇区,一个叫鹤栖新村的移民新村。在鹤栖新村,一排排整齐的商铺,五颜六色的袜子、各式各样的打底裤让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当地著名的“袜业城”。
“我们从事袜业加工已经很多年了,以前我们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做,没有统一的销售市场,袜业加工一直做得不温不火,自从2005年袜业城建成后,大家慢慢地从简单的加工过渡到了自己生产,袜子销量比以前好了很多。”鹤栖新村经营户卢兴芬欣慰地说。
很长一段时间来,左溪袜业经营户主要从义乌进货,到左溪进行二次加工,再拿到义乌销售,通过价差进行获利,而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销售却没有在当地进行,因此做袜子的利润率很低,平均5%不到。
为了突破左溪袜业由来已久的分散经营、小打小闹的发展现状,近年来白鹤镇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意识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更意识到了筹建袜业城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占地200亩左右的袜业城二期工程,建成后袜业发展规模将成倍增长。”白鹤镇工业副镇长丁忠超说。
他表示,下阶段该镇还将计划投建袜业生产基地,以推动袜业集群升级为着力点,推动袜业集群由以往的纯加工制造为主,延伸到袜业生产、销售、服务全在当地完成,着力打造“浙东袜业名城”。
据了解,天台县农办将协助做好白鹤镇鹤栖新村二期移民小区建设工作,预计将会带动500户农民进入袜子加工、生产行业。
村里年轻人开网店做袜子生意
“好的!好的!我立刻发货。再跟你确认一下,100双男士棉袜,100双女士棉袜,100条黑色打底裤……”袜业加工户吕道宗接到了一个外地客户的电话,马上乐呵呵地忙开了。
他一边忙着活儿,一边告诉记者:“没想到网络销售的效果那么好,不用出去跑,每天都能接到各地的订单电话。”
原来,去年10月份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远程教育整体入户袜业城,逐步组建了袜业微群、网络商城、远程教育袜业论坛等,给经营户们搭建了一个网上销售平台。
随着全民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左溪人经营袜子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头脑活络的村民们纷纷将自家的袜子放到了网上卖,足不出门就能跑市场、做销售。
左溪村党支部书记陈传高说:“这两年,我们左溪袜业的规模明显大起来了,一年全村销售量就有几个亿。现在村里有很多年轻人都开了淘宝店,搞网络销售,生意很红火。”
在淘宝网上经营着一家koko袜屋的陈凯,就是左溪众多的网商之一,网店年纯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陈凯说,2009年2月开始,他尝试着在网上卖袜子。现在,网店的效益越来越好,最多时雇了5个人帮忙经营维护,日均发包裹150单,旺季的时候最多达到了500单;少的时候日进三五千元,多的时候达到二三万元。
“自己生产,自己开店销售,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厂家直销,少了中间环节,价格和质量优势就比较明显了。”陈凯说。
据初步全统计,现在整个左溪村的袜子网商已发展到了80多家,全年预计可售出袜子4亿双以上,年加工销售额达2.5亿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
“贸工并举”发展左溪袜业
苏玉婷是省派农村指导员、白鹤镇挂职副书记,她还有另一个头衔,就是左溪袜业调研领导小组组长。为了探索左溪袜业的发展,她多次到诸暨大唐袜业和义乌袜业市场走访调研,希望取人之长,通过科学规划和政府引导助推左溪袜业获得新生。
面对“左溪袜业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苏玉婷明确提出,要走“贸工并举”的袜业发展战略。她说:“现在,左溪袜业的发展时机到了。一方面本地部分商户进一步投资袜业加工制造的意愿明显,有20家500万以上投资额的袜业加工企业表示,只要袜业工业园区规划好了,他们便愿意入驻;另一方面,在大唐、义乌有大量需要发展空间的袜业企业,也有入驻意向。”
据悉,为了解决左溪袜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该镇专门建立了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在生产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与浙江树人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来料加工经纪业务高级研修班,培育来料加工基地,以及为袜业城提供包括加弹、印染、后整理、包装材料等行业。
据白鹤镇镇长范先明介绍,左溪袜业已经列入县扶持传统产业项目,每年都有一笔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袜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对入驻袜业工业园的企业,将实行建设配套费、行政规范费减半政策。
经营销售模式的转变,从“生产之地”转向了“销售之地”,促成了左溪袜业的“蝶变”,左溪袜业正在走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