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动态 » 正文

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全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7   浏览次数:998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粤府办〔2012〕41号)的部署,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服装产业竞争力,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装行业健康、稳步、较快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三、指导思想

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号召,按照《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调高、调优、调强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通过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营销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实现服装产业的“广东制造”走向“广东创造”。

四、主要目标

(一)行动宗旨。

培育广东时尚力量,整合全产业链,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

以推动我省服装产业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为行动宗旨,争取在三年内,广东服装业加工技术、装备技术、工艺与环保技术、信息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向世界先进制造水平发展,形成科技含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资源配置更优、产业布局更合理、产业配套更完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服装产业体系。到2014年,我省服装行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生产总量、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平稳增长,继续保持全国龙头地位;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5%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等)达到30家,形成1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成 3个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成3个服装产业总部基地,建成3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B2B/B2C),培育1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东时装周,打造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自主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3家,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建成100条服装自动化生产示范线。

(三)发展思路。

1、 发展现代服装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提升。

现代服装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现代服装产业体系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现代服装产业体系既是参与全球高端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增强珠三角服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服装产业体系是珠三角服装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珠三角地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 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改善技术装备等系列措施,促进服装产品由低附加值产品、重复建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进化。重点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新产品和新品种,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服装向个性化、时尚化发展。同时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的辅助生产、辅助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产品进一步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对自动化设计、自动化制造、ERP、电子商务等先进技术和信息化的应用率,提高全行业劳动生产率。

3、 推进品牌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增强资本运作。

困难形势下,品牌企业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可以有效消化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自有品牌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要积极引导和推进广东省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是解决出口企业利润率低的必由之路。21世纪的商业竞争,不仅是产品与产品的竞争,也不仅是品牌与品牌的竞争,而更主要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需要积极研究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创新服装产业商业模式。优势企业需要抓住时机培育现代资本意识,增强资本运作能力,调整资本运作策略,进行有效资本整合,争取规模化和跨越性发展,同时要注意降低债务风险,加强防范意识和能力。

4、 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服装人才培养,巩固提高重点产业集群。

创立多层次、多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到产业密集区或产业集群发展较成熟的地区,建立联系产业发展实际的科研创新平台,引导和支持有一定技术创新基础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基地,建立多边技术协作机制,做到服装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同步发展,加强服装专业适用人才培养。

5、 充分发挥政府、协会作用,引导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以省镇两级政府、两级协会“2+2”模式,全面开展广东服装转型升级行动。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服装产业发展目标、措施等应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提供公平竞争、利于服装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大力支持公共平台的建设,为服装行业提供技术支撑、配套服务。各级政府确实制定并落实支持措施,鼓励服装行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提升广东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服装产业体系。

1、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一是结合自身能力及市场情况,紧跟时尚,根据流行色、流行款式、流行面料,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要注重服装产品科技含量、文化内涵的提升;要追求高档化、品牌化的服装品味;要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服装款式;要采用新奇化、多样化的服装面料;要达到高安全性能、高环保的服装质量。二是大力运用服装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开发生产服装新品种,开发生产服装新产品。

2、建设新型技术创新平台。

加大力度培育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技术、装备、资金、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服务基地集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质量、标准等服务的协作平台。重点扶持惠州市园洲镇检测中心、轻纺园广州联合交易园区纺织品类检测中心、普宁国际服装城机织服装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

3、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促进已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集群发展,包括佛山(西樵、均安)、东莞(大朗、虎门)、中山(沙溪、大涌)、潮州、揭阳等,培育佛山张槎、惠州园洲、东莞茶山等新一批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立足产业、集群、企业三个层面,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4、稳步推进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总部基地。

围绕“双转移”战略,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进行转移。促进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形成服装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结算等高附加值环节,将现有生产基地转型升级为总部基地。推进珠三角服装生产制造环节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规划发展服装产业制造新基地,促进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与珠三角总部基地合理配套发展的区域格局。支持各地创办区域服装总部、功能性总部基地,抓整合力度大、产业特色强的项目,重点支持建成3个服装产业总部基地,例如广东服装企业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和中企服装绿色总部基地等。

5、培育打造优势龙头骨干企业。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品牌价值高、规模大、实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制定有梯度的广东服装业龙头企业培育名单,重点依托已认定的33家纺织服装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龙头企业),鼓励资本运作加速产业组织的整合和规模扩张,打造一批大型服装企业集团,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核心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品牌运作,带动一大批配套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

(二)推进服装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时尚广东”。

1、深化品牌发展战略。

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支持申报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支持加工贸易型企业创立自主品牌,鼓励具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出重点培育的服装优势品牌目录,通过鼓励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实现品牌价值的加快延伸和提升,推动广东服装品牌冲刺中国名牌、世界名牌。依托产业集群,打造“沙溪休闲服”、“张槎针织”、“园洲休闲服”、“茶山品牌服装制造”、“大朗毛衫”等产业区域品牌,推动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和国际性品牌跃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质量信用体系。

2、建设创新型服装研发设计服务基地。

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建立若干个广东省服装行业研发设计服务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规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新产品设计、新标准制定、信息资讯等公共服务。支持中山沙溪休闲服、佛山张槎针织、东莞茶山服装等产业集群分品类建立特色服装研发创新中心。支持大型及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在以上平台(基地)定期举办“休闲装设计大赛”、“晚礼服设计大赛”、“女装设计大赛”、“买手大赛”、“服装流行趋势讲座”、“设计师沙龙”等系列活动,搭建设计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培育高端、国际级的服装设计大师,进一步引导服装产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促进我省服装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发展。

3、大力开拓内销市场,优化市场结构。

进一步搭建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和引导服装企业参加国内展览展销会,大力推进广东服装产品全国行活动,加快广东商贸城建设进展。鼓励和引导我省服装企业构建全国市场销售体系,支持自主品牌进商场,支持开展服装连锁经营。提升服装行业国际分工合作水平,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加大自主品牌和一般贸易出口份额,开拓出口新兴市场,优化广东服装出口市场结构。

4、办好两个时装周,培育“广东时尚力量”。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广东时装周”和“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进一步发挥其集发布流行趋势、展示时尚创意、推广品牌形象、促进产业链对接平台功能。开展服装企业评选、展示、表彰、推广活动,如最佳雇主、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服装品牌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实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榜样。增进服装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和挖掘优秀服装设计人才,继续评选广东十佳设计师,培育中国十佳设计师,推动广东服装设计业与国际接轨,力促“广东时尚力量” 形成并逐步扩大影响力,使其成为引领我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并从总体上提升“广东服装”整体认知度和美誉度。

5、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服装人才培养。

(1)建立广东服装转型升级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实现省内服装企业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的优势互补,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加快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向企业的转移,联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提升广东服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建立广东省纺织服装产学研培训基地。以园洲镇为试点,立足专业、面向产业,以服务服装企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能人才、提升服装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设服装人才培育、品牌孵化、设计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

(3)促进国外相关院校与省内服装企业的交流合作。选择在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建立国外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