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棉花体制改革或已到燃眉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5   浏览次数:965
棉农和纺企,对国家来说,一个是半斤,一个是八两,哪个也不能少。正因为如此,每当新棉上市时,政府就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权衡各方利益,努力做到既保障棉农的收益,又让纺织企业有利可图。
棉花体制改革或已到燃眉时

 

棉农和纺企,对国家来说,一个是半斤,一个是八两,哪个也不能少。正因为如此,每当新棉上市时,政府就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权衡各方利益,努力做到既保障棉农的收益,又让纺织企业有利可图。但这两年随着国内外棉价差越拉越大,棉花临时收储、抛储等政策的正效应已逐渐减小,而负效应开始显现。

2011年9月以前,国内棉价与国际市场价差大致处于正常区间。自去年9月以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与国内市场棉花价格拉开距离,差价由1000多元/吨一路上扬。今年上半年,国内外棉花差价一度高达5248元/吨。

如此明显的价格差,让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对高品质外棉虎视眈眈,一再要求增加配额发放。但一旦增发,国内棉花价格将再受打击,棉农辛苦劳作了一年,可能会面临亏本的境地,对棉花种植积极性的打击极大;而国家耗资600亿元收储的国内棉花,也将面临亏损抛售局面,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可是,如果配额不增加,国内纺织企业将继续用着全球最贵的棉花,削弱其全球竞争力,最终结果将是把全球纺织市场拱手相让给印度、东南亚等国,失去传统的纺织大国地位,棉花种植产业也将被彻底毁掉。

在国际低价棉的诱惑下,棉花进口配额及其管理已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当前我国棉花产业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亟待寻找应对策略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以临时收储价为支撑的棉花价格,让纺织企业、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以及棉农都处在万分纠结的状态。2011年度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避免了卖棉难。据统计,全年收储量达到313.03万吨,创历史纪录,占当年实际生产量720万吨的43.5%。实践表明,尽管这是市场机制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救市对策,但还是非常成功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托市政策,虽然2012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一个百分点,但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大幅度下滑,保持了植棉面积的相对稳定。但问题是,这一政策并非长效机制,虽然能保护国内棉农和部分棉企的利益,却难以解决我国纺织行业的困境。

另一方面,国家拥有的巨大棉花储量理应在平衡国内外价格方面有所作为,但在如何作为上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按照收储价采取顺价销售,国内外价差仍很大,纺织业增加进口的呼声仍会很高;但如果采取降价销售,则会带来如何分配以及对市场的扭曲等问题,还会对新棉临时收储价产生较大的打压。

在全球经济低迷和消费疲软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进口棉和国产棉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棉农和纺织企业的关系,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面对危机与挑战,我国棉花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或已到破题时。一方面,要建立棉花发展长效机制,研究棉花直补政策,努力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国产棉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保证市场的稳定性,新年度要继续发挥临时收储政策保供应稳市场的作用,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纺织行业也要立足自身结构调整,尽快完成转型升级,走品牌化、高端化路线,逐步降低原料、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