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租的不少,愿意承租的又如何?厂房租金的价格一定程度显示了当前工业厂房的供求关系,在闽南一带,目前工业厂房的每月租金大约在8元到12元/平方米,并不算高。
在感慨利润下滑无钱可挣时,不少企业主都对一般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表示担忧。“成本在增长,产能在增加,价格在死拼,利润也就自然没有了”。
晋江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在全球各地资本市场上市的鞋企就有10多家,但其中相当部分企业还在“拼产能”。晋江当地的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虽然包括安踏、三六一度、匹克、特步等在内的几大体育用品品牌公布的销售额同比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已经由前几年的年均20%甚至30%下降到了20%以内。现在晋江鞋企去库存的压力很大,一些大企业的库存都是好几个亿。由于终端库存数量过大,企业在去库存化过程中竞相打折等,导致市场整体萧条。就其掌握的数据看,2011年有的企业关闭的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
一些地方经济部门的官员则说,现在低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然工厂没有出路。现在国家倡导转型升级,但在基层落实谈何容易,不仅需要企业主动努力,也需要政府在大的营商环境上有突破。
实业发展出现警讯 一些研究人士忧心道,这么多企业出租厂房收摊子,意味着大家不想再增加投入,这对实业发展来说是个警讯,因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又如何提升?
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产值都在几千万甚至近亿,算得上行业的“中坚”,企业主也都经营工厂10年以上,早已超越了“为生存打拼”的阶段。他们普遍对工厂颇有感情,也对实业感兴趣,出租厂房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无奈之举。从长远角度考虑,一些人对经营工厂的信心开始产生动摇。
厦门信联印务有限公司几年前购置了一幢位置不错的厂房,花了几百万好好装修了一番。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高标准装修,从没想过要出租,租金对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没有多大意义,还没有我当初装修花的钱多。但现在短期内难看到市场回暖的迹象,总不能老空着吧,还要雇人搞卫生。”
对于舆论经常反映的企业缺工、缺地、缺信贷等中小企业几大发展难题,他很不以为然。“现在企业最缺的是利润,没有利润,工人招不起,银行钱借不起,土地用不了。”
记者接触的多位工厂主,有“收摊子”思想的不在少数,但想完全收也并非易事。在闽南一带,工厂间一般都有赊欠原材料和被拖欠销售款的问题,哪家工厂一说不干了,原材料商马上上门要账,经销商则趁乱赖账,企业一下子就倒闭了,收摊子还不能全收。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文溥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发展已有30年左右,一般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现在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在以G D P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下,不少地方还热衷于引进新项目,增加新产能,并通过土地、税收和降低环保标准等手段,刺激投资,加剧了产能的过剩。在当前国外市场需求趋冷,国内需求市场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制造业“以量取胜”的发展路径很难再走下去。
一位将部分厂房出租出去了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二天,就飞往苏北。他的一个朋友在那里搞房地产,他也想参与其中换个出路。他说“现在这么严厉的调控政策,房价还是没见什么跌,房地产的生意怎么也比搞工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