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 | 手机浏览 | 订阅 | 关注微博 | 关注微信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三大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6   浏览次数:814
虽然目前世界上超过50%的产业用纺织品是由中国提供的,但是,这一产业在我国诞生才30多年,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技术和研发水平差距甚大,目前基本处于跟随和模仿阶段,原创技术比较有限。
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三大挑战

 

虽然目前世界上超过50%的产业用纺织品是由中国提供的,但是,这一产业在我国诞生才30多年,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技术和研发水平差距甚大,目前基本处于跟随和模仿阶段,原创技术比较有限。

“现在‘神九’是热门,也许你都想像不到,‘神九’上一些关键零部件就是产业用纺织品,比如发射架下的喉衬是碳纤维产品,因为只有碳纤维才能耐得住几万度的高温;脱落的整流罩是纺织品,里面有结构增强材料,因为任何金属材料如果没有织物在其中,其强度远远不够;‘天宫一号’的太阳能板也是纺织企业生产的,那是柔性金属材料,经编的……”一见面,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就给记者上了一堂科普课,让记者眼界大开,他的目的是要给产业用纺织品戴一个 “高科技”的帽子。的确,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外本身就有另外一个名字:技术纺织品,以此来划分它与传统的服装和家纺类纺织品的区别。“产业用纺织品通常指区别于一般服装用、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纺织品。”李陵申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正因为它是有“技术含量”的产业,所以它成为了世界上哪怕纺织服装已经成了边缘产业甚至被放弃的发达国家仍然竞相角逐的领域;也惟其“技术含量”,它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纺织“十二五”规划中被定位为“发展现代纺织工业新的增长极”。产业用纺织品近年来一直领跑纺织行业,纵然是在今年纺织工业宏观环境趋紧、各项指标增长滞缓的总趋势下,产业用纺织品也保持了(1~4月数字)规上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超过19%、销售增速为20%、出口增速达11%、利润增长达到23%的良好增长态势。

虽然目前世界上超过50%的产业用纺织品是由中国提供的,但是,这一产业在我国诞生才30多年,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技术和研发水平差距甚大,目前基本处于跟随和模仿阶段,原创技术比较有限。李陵申明确指出:三大挑战制约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未来五年,应着力在产业链联动、标准制定、产业集中度上下大力气,给产业用纺织品更大、更健康的发展空间。

产业链联动拓展产纺无限领域

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几乎是可以无限替代的,“凡是你能想到的产品,产业用纺织品都能替代”。李陵申说,过去我们用惯了手绢,但我们现在都用湿纸巾;过去用尿布,现在用纸尿裤,而且这种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不断地递增。我们在替代了结构增强材料、人造血管等之后,还可以拓展很多的替代领域,“我们的机遇就是发现和发展需求”。譬如眼前的PM2.5,要达到这个指标就必须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袋式除尘过滤材料来解决,其他除尘产品已经达不到对这种微小颗粒排放的捕集。而一旦国家确定了这个环保标准,则必然会带动这个产业的迅速发展。

惟其如此,决定了产业用的产品必须靠产业链的联动来发现和发展需求。但是受中国国情的影响,传统利益链的整合阻碍了产业用纺织品的进一步推广。因为任何新产品的出现都会打破原有利益链的模式,打破从前的利益各方的合作,自然会有所抵制。比如一次性手术洞单的出现一定会影响到原有的可洗涤手术衣的运作体系,更会影响到抗生素供应体系的生存(有效的无菌环境会大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强制性指标来带动行业的发展。”李陵申说,积极的产业配套政策无疑是最强劲的推动力量。

再比如汽车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抛洒、飞溅造成车祸、不卫生等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的货车是敞篷式造成的,而发达国家早就开始采用软体车厢和封闭货车,且是强制性指标。如果金属车厢全换成软体封闭车厢,第一,它会减轻车重量,这本身就是节能减排;第二,运输成本也会降低。同样的还有集装箱,也可以换成软体集装箱。我国现在已经在为国外生产软体集装箱,而我们自己的还都是钢材。软体集装箱、车厢使用的就是篷盖材料,也就是产业用领域的结构增强材料。“如果政府在这个领域做一个强制性指标,马上就能带动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包括医疗卫生领域,为了带动该领域产品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更多地强调了把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纳入医保范畴。现在一次性手术服、手术洞单、床单、床罩等都是要消费者自费的,这就很难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如果能够纳入医保,这个行业无疑将会获得很大的空间。

“我们一直在讲‘三农’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用非织造布的保温材料替代塑料薄膜?国家现在对农用塑料薄膜有补贴,对我们这个产品没有补贴。其实只需要把补贴到塑料薄膜的钱给非织造保温材料,农民自然就用它替代了。因为我们这个产品是可降解的,塑料薄膜50年都不能降解。这显然就需要政府层面施以援手,助推产业发展。产业用行业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很多。后道补贴是对产业用行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李陵申说。

产业集中度低导致研发能力不够

相比于服装、纺机、化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化纤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3~5个年销售千亿元企业,而产业用提出的是要打造3~5个50亿元企业,差别仅此可见一斑。企业规模的大小、产业集中度的大小,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能力,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下,产业用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肯定很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企业只能采取模仿战略和跟随战略,很难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原创道路。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业用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拿来主义比较多。“当然这种拿来主义跟我们的思维定式很有关。我们的医院、建筑设计部门等都是先看国外怎么做,国外做成功了我们再拿过来用。这又涉及到保障体制问题、意外赔偿问题,还包括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等,的确是一个系列工程。但是我们在前期推动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难确实是由产业集中度不够带来的。”李陵申说。产业用行业一共有七八千家小企业,规上企业只有1556家,这自然导致该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足。

“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在关键共性技术、基础研究和国家投入方面有重大改观,以集中精力在各个层面加大研究和研发力度。

标准的确定和衔接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跟铁路、交通、卫生、环保等许多行业密切相关,而每一个行业都有行标,产业用纺织品要被下游产业所容纳,就必须跟下游产业的行标接轨。而目前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严重缺失。比方说纸尿裤、湿纸巾这一类大家都已经用惯了的东西,现在才刚刚在做它的行业标准,它的强力、吸湿性指标定为多少合适?过敏性、舒适性怎么界定?再比如说超市里的非织造布购物袋,到底承重多少、反复使用多少次才算合格?这都是标准要做的事情。类似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原来我们并没有去想这个问题,只是埋头做产品,但是现在感觉到它的重要性了。当有标准出来的时候这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标准的及时制定让大众和行业都颇为受益。比如从非典、H1N1开始,我们知道了口罩的标准,从N95到N97,再到出口的N100,其过滤效率越来越高,分别达到95%、97%、100%。过去我们根本就没有口罩的标准,非典的时候才把国外的仪器买过来,开始制定标准,才知道让护士医生戴什么样的口罩,可以过滤掉一般情况下的病菌。那时才知道纱布口罩其实就是零过滤,不说对细菌,对粉尘的隔离效果都非常差。李陵申介绍说:“能够形成过滤就必须纱线纤维要足够细、织物孔径要足够小,所以我们要做超纤;机织和针织都会有交叉的孔径,所以我们用非织造布;短纤的过滤效果也低,所以我们用仿棉纤维;而且我们采用两种工艺5~6层复合,保证织物具有绝对的均匀性,避免厚薄不均造成的过滤效果差;同时多层复合材料又有足够的强力。”从这个过程就可以看出应用实践对标准的不断推动,标准也反过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里,加紧标准制定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2035413号
2009-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大布料|中大布市|布料批发|布匹市场|广州纺织|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网
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