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加速进军中国市场
事实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棉纱凭借着本国丰富的棉花资源及低廉棉价的优势,国际地位和份额显著提高,其中以低支棉纱为主的产品对我国国内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以32支纯棉普梳纱的无税价格为例,巴基斯坦价格长期低于我国国内价格,5月份两者月均价差超过1000元/吨,与4月份相比增幅达到了48%,而6月上半月均价价差较5月份更是进一步扩大至约1340元/吨。
低廉的价格也让进口棉商、纱线贸易商、面料企业把大部分订单给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两国棉纱企业。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进口棉纱当中,巴基斯坦进口同比增长58.43%,印度进口同比增长138.48%,占我国进口棉纱线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0%和19%。
份额逐渐增长也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企业正在加入加速扩张中国市场的行列。从今年三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纱线展上,这两国企业的云集就能看出端倪。在纱线展上,来自印度的KESHAR集团经理Prateek Patodia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经营了20年的纺织企业,他们每年出口到中国的纱线制品都在成一定比例增长。“2011年出口到中国有5个集装箱的产品,到2015年我们公司的目标为年出口15个集装箱。”
巴基斯坦的雀眼纱线厂有限公司总经理Ayyaz Amjad Eaqi也对此表示,他们要紧紧抓住这些优势,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挖掘出更大的商机。
中高档市场潜力大
“进口棉纱除了在价格上有优势外,还没有配额的限制,对于量没有要求。”苏州一家面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目前形势复杂的情况下,选择价格低廉的进口棉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一大措施。“目前来说,价格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但他同时也强调,从目前情况来看,进口棉纱纱支低,在质量、档次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再加上进口棉纱无法赊欠货款,给企业资金流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业内人士也分析说,虽然进口棉纱价格优势突出,但是仅限于中低档市场,我国生产的中高档棉纱依然具有绝对优势。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也指出,尽管当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前景仍然良好。“从未来情况来看,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因为中国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而且我国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拥有完整的纺纱、织布、家纺、印染、服装产业链。”
除此之外,朱北娜鼓励企业要加大非棉纤维的使用,即推动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并用;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依靠内需,保持增长。“中低档纺织品转移到其他国家也是一种趋势,我们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