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纺织企业瞄向军用面料市场。董严军/摄
近几个月来,大发科技集团跟军用方面的相关单位有着频繁接触,考虑在军用面料方面有所作为。与此同时,记者获悉,盖奇公司的多项面料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纺织面料专家的重视,正在进一步接洽;自阻燃面料成功推出之后,台隆集团也在进一步加大高端特种面料的探索和研发……
颇考验研发能力和工艺技术的特种面料,开始受到泉州纺织企业的频繁关注。然而在这条研发路上,企业表示仍存在许多困难。
利润高 技术难
据行业人士介绍,特种面料以政府采购为主,而政府采购具备了两个特点:一方面是资金充足,另一方面是订单计划比较稳定。这样的客户正是纺织企业所喜欢的。
“同时,特种面料因为具备独特性且利润高。因此这方面产品的研发及市场开发,成了本土纺织企业积极争取的领域。”不少业内人士表示。
然而走向特种面料的征途上,企业所发出的声音并不如表面看上去的美好。启动尝试计划,但因种种原因计划实施却并不快速,这是本土企业试水军用面料的普遍现状。
“公司在军用方面的步伐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产品也在磨合中。” 大发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陈树毅告诉记者,军用品以棉为主,以达到抗静电等作用,而大发的主要意向是以仿棉的化纤类产品来替代棉类产品,目前公司跟有关单位还在磨合中。
“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技术研发的问题。特种面料虽然利润高,但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这其中的技术难题突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我们的阻燃面料,最初的目标市场是消防领域,但目前也仅是在普通消费市场上销售,并未大规模进入原定的目标市场。”台隆集团研发总监吴先生以自己公司的案例说明,在特种面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方面,本地能够熟练操作的纺织企业并没有多少。
投入大 产出小
另一个让企业感到头痛的是,特种面料的研发投入时间长、资金多,但回报期较长。
“企业都讲究成本控制,当面料的价格不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那么企业就不会考虑。特种面料产品就是面临着这个尴尬。” 业内人士均表示,面料生产企业投入大成本研发的产品并不一定受企业青睐。投入大成本研发出的特种面料,流通性并不强,虽然单品利润会比较高,但因为数量有限,综合算下来并没有多少利益可图。
据陈树毅透露,大发也曾做过高端汽车气囊产品,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回报率低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陈树毅举了个数据对比,一年十万部车该类产品用到的面料不到200万米,大订单一次性最多也才下单10万米。而大发一年的产能需求大概在7000万米。“日本丰田车的气囊产品全世界销量最大,可是洽谈业务的时候,他们也不敢说一年的业务量有多大。找不到与产能相当的订单需求,企业心里没底。”
“其实一些本土纺织企业研发能力并不弱,在技术上都可以达到特种面料的需求。但他们并没有往这方面去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的产品,企业希望能规模化生产销售,但市场需求却只是小众的。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就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一位纺织业内人士透露。
但也有不少企业的心态较为平和,认为可以将特种面料作为一种品牌宣传利器。“能生产特种面料,是企业研发实力的一种体现。不管市场需不需求,企业要发展都应该在研发上下力度,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上述吴先生表示。(晋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