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我国棉纺织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涨急跌的“过山车”行情,期间涨跌幅度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均属多年少见,棉纺织企业在此轮牛市和熊市的转换中未能分享到收益,反而因误判形势而损失较大,多数已由2010年的普遍赢利转为2011年的明显亏损。
由于国内严控通胀、货币政策持续紧缩,2011年引发资金外逃,在出口市场萎缩、国内需求难振的情况下,棉纺织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全年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跌幅加深。那么,2012年是逆势反转还是继续下跌,我们将面临哪些机会,挑战有多大? 2011年:市场“跳水”致企业亏损加剧
对比2011年原料、纱线、坯布市场跌价幅度,可以看出,2011年3月份以来,国内棉纺织市场原料、纱线、坯布价格大幅下跌,势不可挡。由于上下游市场跌幅不同步,部分棉纱和坯布等产品价格降幅快于原料,致使企业亏损加剧,“高进低出”、“库存多亏损多”的特点极为突出。从各品种来看,2011年2月底以后全棉、涤棉、人棉产品等主要品种跌幅均较大,上半年全棉产品领跌,下半年涤棉、人棉产品领跌,三者全年出现集体下跌、轮番下行的态势。这一方面反映出2010年市场炒作过度,价格脱离供需关系,致使2011年大幅“挤泡沫”,给行业带来巨大的阵痛;另一方面说明2011年市场需求不济、价格回落,行情趋向理性,棉纺织企业亏损加大。前后两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2010年全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放量上涨创出新高,出现了几十年少见的牛市行情。2011年春节过后,在资金助推下,国内棉价再创新高,而棉纱和坯布等下游产品价格均未超越2010年11月份的高点。2月底3月初以后市场销售受阻,价格滞涨、大跌,部分全棉纱线、坯布跌幅已超过上游原料。2011年的大跌,基本上吞噬了2010年的涨幅。 据江苏、陕西和山东等地区部分中大型企业反馈,2010年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然而,2011年普遍陷入产销困境,2月底3月初以后全棉产品市场大幅度下跌,跌势迅猛,9月8日开始由于国储棉19800元/吨不限量收购,以及在传统的纺织销售旺季预期下,8月底9月初棉纺织市场略有反弹,但仍无法挽回颓势。1~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下跌12500元/吨,跌幅近40%,C32S棉纱价格下降13700元/吨,跌幅35%,全年主要全棉坯布价格下跌3.00~5.00元/米左右,跌幅30%~45%左右。总体来看,国内棉价“跳水”带动棉纱和坯布等产品降价,而棉纱和坯布市场趋冷又拖累了棉价的加速下探,三者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
由于市场需求受阻,以及在全棉坯布市场大幅下挫的影响下,2011年涤棉产品、人棉产品市场也一路下行,其中,上半年涤棉产品市场跌幅略小于全棉产品,后来由于市场避险情绪较强,全棉类产品企业大量转产棉混纺、化纤类产品,致使涤棉、人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国庆节以后涤棉、人棉产品市场跌幅明显大于全棉产品。其中,2011年1~12月份国内粘胶短纤价格下跌12600元/吨,跌幅44%,R30S人棉纱价格下降13600元/吨,跌幅41%,人棉坯布价格下跌2.20~4.00元/米左右,跌幅40%左右。 总体而言,2011年粘胶类上下游产品跌幅超过全棉、涤棉产品,居于首位,涤纶类产品跌幅最小,由此可知,涤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棉纺织企业“棉转涤”的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