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关注了3个月,1年前的问题到现在也只有7个关注者1个回答。关于服装,可能大家都喜欢那种知乎上很流行的“XX适合穿什么,XX穿什么好看,怎么样有品位,怎么挑XX“这种很功利浮躁的问题,我这么说也不是黑,只是有点感慨,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不过是个好问题,很高兴知乎上有这样的时装类的比较学术化的问题,特别60年代这个时间点(这里指代50年代末期开始到60年代末期)对整个人类的服装史都是很重要的,很多关于服装的观念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季节更替,而是从观念上,从根本上,从状态上的变化。
本来打算看完题主说的4部电影在回答的,不过一直没静下心来看完,只有一部白日美人看了。恰好前几日有人问我60年代的服装,也看了一些报道,所以今天就想答一下。(以下所有内容只涉及到女装,也不分国家与地区的差异性,只讲整体主流的时装圈)。
1. 先讲背景,服装的发展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的。
第一个背景是年轻化。60年代,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战后的人口出生率急剧增长。到1965年,全世界5%~10%的人口年龄在12岁以下,尤其在二战中损失较小的美国,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这种情况下,一个巨大的年轻顾客群体出现了,他们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父母。同时,物质条件的高度发达使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小孩可以享受免费义务制度,他们从未经历过二战时期那种物质紧缺的困难,对于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抱着不屑和鄙视的态度。于是,传统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乃至时装上的典雅主张统统都被抛弃,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年轻风暴”思潮促进了以“否定”、“消解”、“颠覆”现存理念。同时,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模式,新的文化现象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波普艺术,摇滚音乐等都诞生于此时。年轻人已成为推动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他们反社会,反传统思想通过他们的行为、着装反映出来,并对后现代时装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着装,不仅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流行方向,而且结束了60年代之前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流行方式,流行的引导者由过去高级时装设计师和上层贵妇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第二个背景是男女平等进程。60年代,男女平等文化革命的爆发,妇女最终拋弃了长裙和各种累赘装饰,开始崇尚造型简单的套装和裤装,大量的女装男性化,男女服装出现合一迹象,并在服装界首次提出中性化服装概念。
2. 看完上面的背景再来看60年代女装的两大主要流派,一个重要发明,二种艺术风格
这个重要发明便是mini skirt,这种裙下摆到膝盖上四英寸的裙子。发明者Mary Quant,曾被某个作者的书选为改变世界的69位女性之一,并列的有德雷莎,波伏娃这样的女性,英国女王二世伊丽莎白曾经授予玛莉官 (Mary Quant) 第四等英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服装上的卓越贡献。
现在的人们,哪怕是年纪稍大的人,恐怕都对日常生活中的超短裙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60年代,你难以想象这种裙子对整个世界,社会,女性是多大的冲击。至少在18世纪前期,欧洲的贵妇名媛们,连出门打高尔夫都是要穿着复杂的长裙。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无法想象:靠,原来裙子可以穿的那么短?
这裙子刚刚出现的第一年在英国本土,在欧洲都不受待见,很多贵妇名媛认为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作践,但是在当时自由开放的美国,英国来的迷你裙设计却大受欢迎。1966年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将穿着迷你裙的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这种短小青春的时装被给予肯定地位。 1966年也因此成为“迷你裙年”,成为当时性解放、女权运动的最佳广告。从此风靡全球。
这个设计真的可以算写进史书,Mary Quant可以算作一个让全世界少女露出大腿的人。
流派一是未来风格时装(Futurism)。 代表人物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克里斯托巴尔·巴黎世家 (Cristobal Balenciaga)的大弟子,60年代自立门户。很多人认为安德烈·库雷热 (Andre Courreges)才是迷你裙的发明者,到现在一直众说纷纭。但有肯定的是,Andre Courreges是最先推出超短裙的时装品牌之一,并自此名声大震。而且Andre Courreges是继可可·香奈尔(Coco Chanel) 之后第一位将男装的设计素材大胆地运用于女装的设计师。
历史上著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就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对宇宙的神往,对科技的重视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社会主题,由太空、宇航为灵感的时装设计风格应运而生。
塑胶、皮质高靴、金属色泽,夸张轮廓,鲜亮色块,以钢盔为灵感设计的钟形帽、奇异的宇航员眼镜 这些就是未来主义的标志元素,Andre Courreges采用白色和明快浅色面料设计的服装,采用几何剪裁,具有宇宙航行服的显著特征,而帽子、怪异的眼镜、手套、光泽感皮质高靴也都与之相配,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和未来感,成为开一代简约风尚的超前先锋。
1965年,他又发布了一个经典的时装系列主题为“月亮女孩”(Moon Girl Look),利用超短的条纹紧身连衣裤、银白色系的主调,辅以PVC材质的Go-Go短靴,流畅而犀利的几何线型的廓形设计,将局部的平面构成和整体的立体构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流派二 中性服装(unisex,无性别化设计)。 代表人物:伊夫·圣·洛朗 (Yves Saint Laurent) Coco Chanel(香奈儿)
伊夫·圣·洛朗 时装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第一位倡导女性穿裤子取代裙子的人,第一个倡导女性穿男装的人,第一个聘用黑人模特的设计师,第一个倡导女性在西装内舍弃胸罩。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喇嘛裤、套头毛衣、无袖汗衫、嬉皮装、长统靴全部都是他的发明。 他年少成名,20岁就一人掌管Dior,被称为克里斯汀-迪奥二世,不过可能是天妒英才,或者他的才华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他被Dior当时的老板用计谋送去军营服役而且受到了精神上的创伤。 60年代他康复回来以后就离开Dior自己创建YSL。
1966年,圣·洛朗设计了“烟装”。吸烟装在最初的时候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换上那种黑色轻便装,也叫“烟装”。他在中性风格中加入一些女性化的设计元素,令原本严谨的款式变得时装化,将男女式时装的精华完美结合。以修长的西服、燕尾服、加长的紧身铅笔裤为特点,整体呈i形轮廓,修长纤细,比如一根纤长的香烟,有一种不羁的帅气,又不失女人的妩媚。吸烟装的经典元素有:领结、马甲、铅笔裤、粗跟高跟鞋、金属质感配饰、英伦绅士礼帽、修长收身皮草西服、皮手套、褶皱的长丝巾、长筒马靴等。
一年后,在布努埃尔导演的影片《白昼美人》里,就是题主在提问里提到的电影之一,女主角德纳芙第一次穿上了圣·洛朗设计的黑色露背礼服,从这次合作开始,她成了圣·洛朗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圣·洛朗几乎每年都推出不同款式的“烟装”,裙装加裤装共50多套,而每一套“烟装”的第一个试穿人一定是德纳芙。
其实在这里我不想说香奈儿的故事的。毕竟在60年代她已经70岁高龄了,而且当时全球盛行着迷你裙的风潮,这和她的理念是相反的。虽然可可·香奈尔 (Coco Chanel) 小姐1954年重返巴黎没几年,设计了香奈尔套装,很快就成了贵妇们的新宠。但Andre Courreges却让巴黎年轻或不年轻的女人全都患上“露大腿癖”。Coco Chanel坚持女人不能露膝盖,因为“那是人体最丑的部分”。
两种艺术风格是指波普艺术(POP Art),嬉皮士(Hippies),这两种文化兴趣的同时也融入了服装的设计里。我对这个不太懂,只能稍作提到。等我看了足够多的资料再来更新。
写的累死了,今天不写了,下次再补点香奈儿的,还有中性风格那部分可以添加一点60年代中国的中性风格。
不过是个好问题,很高兴知乎上有这样的时装类的比较学术化的问题,特别60年代这个时间点(这里指代50年代末期开始到60年代末期)对整个人类的服装史都是很重要的,很多关于服装的观念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季节更替,而是从观念上,从根本上,从状态上的变化。
本来打算看完题主说的4部电影在回答的,不过一直没静下心来看完,只有一部白日美人看了。恰好前几日有人问我60年代的服装,也看了一些报道,所以今天就想答一下。(以下所有内容只涉及到女装,也不分国家与地区的差异性,只讲整体主流的时装圈)。
1. 先讲背景,服装的发展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的。
第一个背景是年轻化。60年代,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战后的人口出生率急剧增长。到1965年,全世界5%~10%的人口年龄在12岁以下,尤其在二战中损失较小的美国,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这种情况下,一个巨大的年轻顾客群体出现了,他们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父母。同时,物质条件的高度发达使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小孩可以享受免费义务制度,他们从未经历过二战时期那种物质紧缺的困难,对于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抱着不屑和鄙视的态度。于是,传统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乃至时装上的典雅主张统统都被抛弃,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年轻风暴”思潮促进了以“否定”、“消解”、“颠覆”现存理念。同时,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模式,新的文化现象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波普艺术,摇滚音乐等都诞生于此时。年轻人已成为推动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他们反社会,反传统思想通过他们的行为、着装反映出来,并对后现代时装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着装,不仅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流行方向,而且结束了60年代之前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流行方式,流行的引导者由过去高级时装设计师和上层贵妇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第二个背景是男女平等进程。60年代,男女平等文化革命的爆发,妇女最终拋弃了长裙和各种累赘装饰,开始崇尚造型简单的套装和裤装,大量的女装男性化,男女服装出现合一迹象,并在服装界首次提出中性化服装概念。
2. 看完上面的背景再来看60年代女装的两大主要流派,一个重要发明,二种艺术风格
这个重要发明便是mini skirt,这种裙下摆到膝盖上四英寸的裙子。发明者Mary Quant,曾被某个作者的书选为改变世界的69位女性之一,并列的有德雷莎,波伏娃这样的女性,英国女王二世伊丽莎白曾经授予玛莉官 (Mary Quant) 第四等英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服装上的卓越贡献。
现在的人们,哪怕是年纪稍大的人,恐怕都对日常生活中的超短裙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60年代,你难以想象这种裙子对整个世界,社会,女性是多大的冲击。至少在18世纪前期,欧洲的贵妇名媛们,连出门打高尔夫都是要穿着复杂的长裙。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无法想象:靠,原来裙子可以穿的那么短?
这裙子刚刚出现的第一年在英国本土,在欧洲都不受待见,很多贵妇名媛认为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作践,但是在当时自由开放的美国,英国来的迷你裙设计却大受欢迎。1966年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将穿着迷你裙的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这种短小青春的时装被给予肯定地位。 1966年也因此成为“迷你裙年”,成为当时性解放、女权运动的最佳广告。从此风靡全球。
这个设计真的可以算写进史书,Mary Quant可以算作一个让全世界少女露出大腿的人。
流派一是未来风格时装(Futurism)。 代表人物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克里斯托巴尔·巴黎世家 (Cristobal Balenciaga)的大弟子,60年代自立门户。很多人认为安德烈·库雷热 (Andre Courreges)才是迷你裙的发明者,到现在一直众说纷纭。但有肯定的是,Andre Courreges是最先推出超短裙的时装品牌之一,并自此名声大震。而且Andre Courreges是继可可·香奈尔(Coco Chanel) 之后第一位将男装的设计素材大胆地运用于女装的设计师。
历史上著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就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对宇宙的神往,对科技的重视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社会主题,由太空、宇航为灵感的时装设计风格应运而生。
塑胶、皮质高靴、金属色泽,夸张轮廓,鲜亮色块,以钢盔为灵感设计的钟形帽、奇异的宇航员眼镜 这些就是未来主义的标志元素,Andre Courreges采用白色和明快浅色面料设计的服装,采用几何剪裁,具有宇宙航行服的显著特征,而帽子、怪异的眼镜、手套、光泽感皮质高靴也都与之相配,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和未来感,成为开一代简约风尚的超前先锋。
1965年,他又发布了一个经典的时装系列主题为“月亮女孩”(Moon Girl Look),利用超短的条纹紧身连衣裤、银白色系的主调,辅以PVC材质的Go-Go短靴,流畅而犀利的几何线型的廓形设计,将局部的平面构成和整体的立体构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流派二 中性服装(unisex,无性别化设计)。 代表人物:伊夫·圣·洛朗 (Yves Saint Laurent) Coco Chanel(香奈儿)
伊夫·圣·洛朗 时装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第一位倡导女性穿裤子取代裙子的人,第一个倡导女性穿男装的人,第一个聘用黑人模特的设计师,第一个倡导女性在西装内舍弃胸罩。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喇嘛裤、套头毛衣、无袖汗衫、嬉皮装、长统靴全部都是他的发明。 他年少成名,20岁就一人掌管Dior,被称为克里斯汀-迪奥二世,不过可能是天妒英才,或者他的才华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他被Dior当时的老板用计谋送去军营服役而且受到了精神上的创伤。 60年代他康复回来以后就离开Dior自己创建YSL。
1966年,圣·洛朗设计了“烟装”。吸烟装在最初的时候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换上那种黑色轻便装,也叫“烟装”。他在中性风格中加入一些女性化的设计元素,令原本严谨的款式变得时装化,将男女式时装的精华完美结合。以修长的西服、燕尾服、加长的紧身铅笔裤为特点,整体呈i形轮廓,修长纤细,比如一根纤长的香烟,有一种不羁的帅气,又不失女人的妩媚。吸烟装的经典元素有:领结、马甲、铅笔裤、粗跟高跟鞋、金属质感配饰、英伦绅士礼帽、修长收身皮草西服、皮手套、褶皱的长丝巾、长筒马靴等。
一年后,在布努埃尔导演的影片《白昼美人》里,就是题主在提问里提到的电影之一,女主角德纳芙第一次穿上了圣·洛朗设计的黑色露背礼服,从这次合作开始,她成了圣·洛朗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圣·洛朗几乎每年都推出不同款式的“烟装”,裙装加裤装共50多套,而每一套“烟装”的第一个试穿人一定是德纳芙。
其实在这里我不想说香奈儿的故事的。毕竟在60年代她已经70岁高龄了,而且当时全球盛行着迷你裙的风潮,这和她的理念是相反的。虽然可可·香奈尔 (Coco Chanel) 小姐1954年重返巴黎没几年,设计了香奈尔套装,很快就成了贵妇们的新宠。但Andre Courreges却让巴黎年轻或不年轻的女人全都患上“露大腿癖”。Coco Chanel坚持女人不能露膝盖,因为“那是人体最丑的部分”。
两种艺术风格是指波普艺术(POP Art),嬉皮士(Hippies),这两种文化兴趣的同时也融入了服装的设计里。我对这个不太懂,只能稍作提到。等我看了足够多的资料再来更新。
写的累死了,今天不写了,下次再补点香奈儿的,还有中性风格那部分可以添加一点60年代中国的中性风格。
说声谢谢,感谢回答者的无私帮助